三百九十六、救援(2/2)
飞船的內部结构早已变形,好在通道还勉强可以通过,他们沿著预定的紧急通道,艰难地向中央控制室移动。
一路上看到的破损景象触目惊心,但值得庆幸的是,飞船的主结构似乎还算完整,没有发生解体的最坏情况。
当小队终於破开中央控制室那同样变形的舱门时,看到了令他们心臟揪紧的一幕。
郑国忠將军、王磊总指挥以及其他十几名操作员,依旧被牢牢束缚在各自的座位上,每个人身上特製的全覆式外骨骼还算完整,但面罩后的脸庞全部都苍白如纸毫无知觉。
生命监测仪通过外骨骼连接的便携终端,显示著他们微弱但依然存在的生命体徵。
“报告,找到郑將军他们了。”
“所有人都还在。”
“重复,所有人都还活著!”
小队队长的声音带著难以抑制的激动,通过通讯设备瞬间传回了建木一號和燧人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內,一直压抑著的紧张气氛终於被一阵低低的欢呼声和如释重负的嘆息打破。
丁参谋长猛地靠向椅背,用力揉了揉发红的眼眶。
“老小子,我就知道你命硬,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啊!”
小队利用携带的保护性担架,小心翼翼地將处於昏迷状態的郑国忠等人从破损的核心飞船中转移出来,安全送入了108號天穹长城节点的轨道空降舱內。
由於郑国忠等人生命体徵极其微弱,且经歷了巨大的g力衝击和可能的內部损伤,直接通过空降舱返回地面风险极高。
经过紧急评估,指挥中心决定,先將伤员转运至条件更好的建木一號空间站进行初步稳定。
在108號节点携带著伤员向建木一號返航的同时,地面也行动起来。
一座通过建木一號太空电梯紧急运送上来的,標记著“岐黄”標誌的最新式医疗舱,已经在空间站的对接舱室內准备就绪。
这座医疗舱,正是东国科学院基於对归墟基地遗蹟中发现的纳米机器人进行逆向工程,初步研製成功的“再生摇篮”原型机。
它內部充满了特製的营养液和数以亿计经过编程的医疗纳米机器人。
这些微小的机器人能够深入人体组织,精准定位损伤部位,执行修復细胞、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血管再生乃至初步的神经接续等复杂任务。
是东国在生物医疗领域跨越时代的成果,只是尚未完成全部测试,此刻为了挽救英雄们的生命,只能冒险提前启用。
当郑国忠等人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再生摇篮”医疗舱,浸没在散发著柔和蓝光的营养液中后。
舱內的传感器立刻开始全面扫描他们的身体状態,无数的纳米机器人在程序的引导下,开始游向那些受损的內臟、破裂的毛细血管和受到衝击的神经网络......
数小时后,医疗舱的监测屏幕显示,所有人的生命体徵开始趋於稳定,內部出血被止住,器官功能在纳米机器人的辅助下逐步恢復,最危险的阶段已经度过。
“报告,郑將军等人体徵平稳,已脱离生命危险,纳米医疗舱效果显著。”建木一號空间站医疗主管的声音带著喜悦传来。
燧人指挥中心內,压抑已久的欢呼声终於彻底爆发出来,许多人相拥而庆,丁参谋长更是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这次却是带著无尽的欣慰。
英雄无恙,这是对“问乡”计划这场胜利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