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方案得赞见厂长(2/2)
“好,好,好!”杨厂长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小何,我决定了,这个项目就由你来负责!”
他伸出大手,重重地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你需要什么资源,儘管跟我提,厂里全力支持你!”
“谢谢厂长信任!”何雨柱心中一热,站起身来,向杨厂长深深鞠了一躬。
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
“不过,小何啊,”杨厂长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有些严肃,“这件事情,咱们必须保密。现在形势紧张,我听张主任说你也干过一段保密工作,应该也比较清楚。”
何雨柱点头:“我明白,厂长,我会守口如瓶的。”
“小何,你还有什么困难吗?”杨厂长看著何雨柱,语气和蔼地问道。
何雨柱思索了一下,缓缓说道:“厂长,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是人手,尤其是熟练的焊工……”
杨厂长听闻此言,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摩挲著下巴,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重要的问题。
何雨柱盘算著自己的设计,那套流水线的核心就在於焊接工序。
几个焊接工作檯连接成一条生產线,每个工作檯都有特定的零件夹具,这些夹具不仅能够固定零件,还能够根据需要左右移动,调整到最合適的焊接位置。
焊接的工件也不需要频繁翻动,有传送带和夹具固定,到了指定位置,夹具可以翻转,实现多角度焊接。
两个工位之间,用三触点开关控制。
电机经过减速配比,能够精准地控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確保工件平稳地到达下一个工位,最后完成的產品,直接从生產线的尽头输出。
不仅如此,他精心设计的焊接工艺实则並不繁杂,所需焊接的位点也相对较少,主要集中於牵引环以及往復插板等关键部位。
总体算下来,焊点数量竟然还不足十个之数。
这般程度的焊接任务,对於那些经验丰富且技术嫻熟的焊工而言,无疑是信手拈来之事。
再者说,这次的焊接工作整体难度並不算高,其中唯有耬车因其採用的材料乃是较为轻薄的白铁皮,故而在焊接时会稍显棘手。
所以针对此部分的焊接操作,则需特意安排具备三四级资质水平的焊工方可確保万无一失。
而至於其余部件的焊接需求,只需拥有一二级焊工水准之人便能轻鬆应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焊接工作量颇为可观,恰好能够给予眾多焊工一个绝佳的实践锻链机会。
与此同时,那些三四级的焊工完全有能力担当起班长或者组长之类的重要角色。
如此一来,整个人员调配与分工便可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经过何雨柱本人亲自仔细地测算评估,如果这套看似简约却又不失高效的生產线能够得以顺畅运转,那么仅需十几名工人相互紧密协作,每日每一条生產线皆可成功生產出多达数百台的產品。
等所有產品完成焊接之后,接下来便是对其进行除锈及上漆处理等后续工序。
待一切完工后,即可將成品整齐存入仓库,静候运输车辆前来装载运走。
运走前,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往復插板。
比如有些地区种小麦、玉米、大豆,那就配这三样的插板,比如有些地区只种玉米,那就只配玉米插板,这样就可以一机多用。
当然播种小麦时用的轮子是特製的,不然用不了。
何雨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启动五条低成本的耬车生產线。
他心里很清楚,相对於其他复杂的农业机械而言,耬车的製造工艺相对较为简单,而且成本也比较容易控制。
至於那些脱粒机和钻井机的生產,则显得更为轻鬆一些。
因为这些设备的结构並不像耬车那么复杂,只需要將它们合理地安排到对应的车间里,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產即可。
对於经验丰富的工人来说,完成这些任务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而那看似不起眼的押水井,其实也是採用铸造工艺製成的。
只要事先准备好精確的模具,每天轻轻鬆鬆就能產出数千个合格的產品。
如此高效的生產方式,无疑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產能。
就这样,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每天每种產品都能有成千上万的成品顺利下线。
更令人惊喜的是,整个生產过程所需要的人力並不算多。
除了那些被分配到其他车间一同生產的產品之外,专门负责耬车生產线的人员,包括搬运工等等在內,总共不过五六十人而已。
这个数字相较於庞大的產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可以说人力需求方面毫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