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家宴(1/2)

……

冀省,某大型国营养鸡场。

场长办公室內。

场长周硬实捧著落实到自己这场子的,还贴著特供军需封条的金属小桶,手都在抖。

桶里是稀释好的星火一號製剂,还没有解开金属封盖,就能闻到它散发著淡淡的,之前自己从未见闻过的清新气息。

和这个金属小桶送过来的还有一份摺叠好的简单纸条。

上面正是手写的不足百字的使用说明。

看到上面的內容,老周有些惊讶:“不是,这星火一號使用起来这么简单的吗?”

他赶忙抱著宝贝小桶,来到了三號鸡舍。

在几个心腹的围观注视下。

按照附带的绝密说明书,將这个金属小桶给揭开封盖。

动作无比轻缓的,按比例將这种琥珀色的液体营养剂拌入要用来餵鸡的清水中。

很快,一大缸清水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琥珀色。

顏色已经很清浅。

这就是已经配置好了。

到时候只需要在正常餵鸡饲料时,再將这层再度稀释过的琥珀色清水餵给鸡吃就行。

他手里这一小桶的原浆,就是整个场子数万只鸡半个月的量。

“陈教授可千万要靠得住啊,这星火一號一定要灵验啊……”

周硬实心里直打鼓。

上面把这玩意吹得神乎其神,他可是捨弃了很多资源,才换来一个试点名额。

最后落实下来的,就是这么一小桶的份额。

可万一这桶星火一號不灵,那么他这场长的位置怕是要坐到头了。

他完全不敢耽搁,生怕自己兑好的这个清水饲料泡久了,营养物质有效成分挥发了。

赶忙吩咐人手抬下去给厂里的鸡供应上。

这东西需要和饲料一起餵。

因为考虑到这玩意儿,可能不是真的非常靠谱。

所以他就暂时决定,只给一个鸡舍的鸡餵。

整个过程,他这个场长都全程跟著一起,精神也格外紧绷。

很快,他就看到,原本有些蔫蔫的,吃饲料都不积极的鸡,在这份清水营养剂倒入之后,好像知道这玩意儿是金贵物。

低头就去喝。

喝了几口,很快就精神振奋。

大口乾饲料!

乾饭那是相当积极。

“看来这营养剂还是有点东西的。”老周心里鬆了口气。

又站在原地看了小半个小时。

发现没出什么意外,他这才重新回到自己办公室里。

接下来就是强忍著,隔一会儿去看一下的想法。

回归原本的生活节奏。

甚至他还要求手下人不要报告消息。

除了坏消息,要是有好消息的话,最迟也要两天之后才告诉他结果。

他手下几个人心情古怪的应了。

就这样,周硬实煎熬了两天后。

一大早,就有咋咋呼呼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场长,场长!神了!真神了!”

技术员小王砰的一下就把门直接推开。

他连滚带爬地衝进办公室,手里举著记录本,激动得语无伦次:

“三號鸡舍,就您两天前吩咐下去的,餵了星火一號的那个鸡舍,今天收蛋统计了一下,比昨天多了整整两百斤啊!”

“从餵食那天开始,第二天上午之后下的蛋,足足大了一圈不说,蛋壳也变得又厚又亮眼!”

“最关键的是这些蛋不光好看和个子大,破蛋率方面甚至降到了几乎为零的程度!”

“而且三號鸡舍里的鸡的精神头,一直都保持的足足的,吃食都抢著吃!”

“但是它们也不打架,也不去啄羽毛,真是稀奇了!”

周硬实根本都没有来得及责怪对方破门而入。

听到小王的话之后,他唰地站起来,抢过记录本。

小王的做记录里做了统计图。

周硬实看著那飆升的產蛋曲线,眼睛瞪得溜圆。

“都是真的吗?你没唬我?”

周硬实这么问著,但是还没等气喘吁吁的小王回答呢,他忽然合上本子就拔腿夺门而出。

正在大口喘气的小王傻眼了。

不是领导,您这么著急上火的吗?

那为啥之前还吩咐咱两天都不要跟您匯报好消息呢?

他心中苦笑,脸上却是开心的笑容。

喘了几口之后,稍微缓过劲,他也跟著过去。

等体质不太好的小王来到鸡舍的时候,周硬实已经衝到三號鸡舍。

他亲眼看到了那些羽毛光亮,神采奕奕的母鸡,还有旁边收捡到筐里,看上去明显多了许多,堆积如山的红壳大蛋。

周硬实嘴唇哆嗦著,跟周围看著自己的员工吩咐:“快!小张你赶紧打电话给省里报喜!”

“老王你把纸笔给我拿来,我现在就要给农科院的陈教授写感谢信!这『星火』真是烧的一片好火呀!”他满脸惊喜,还有庆幸和后怕。

类似的场景,在新增的三个试点省份的养殖场、渔场不断上演。

猪肉增重数据、鱼虾亩產记录,一份份盖著鲜红公章的喜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四九城农科院和农业部。

星火一號的名字,伴隨著实实在在的增產奇蹟,在基层干部和工人中口口相传。

从最初的怀疑,在彻底落实物资进行试用的短短两天时间里,迅速转变为狂热的推崇。

虽然公开报导依旧低调,只提显著提升產出和效益。

但內部简报上的数据,足以让所有知情人震撼。

几天后,农科院里,陈居中办公桌上堆满了感谢信。

好似一座叠起来的纸质小山。

那份口诛笔伐质疑的文章再无人提起。

四九城的报社甚至主动刊发了一篇对陈居中的专访。

这篇专访已经发表,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几乎通篇都是讚誉。

不过夸奖的很是隱晦。

最后则是称其为『解决人民菜篮子的科学先锋』。

赵朴初院长也难得地主动找到陈居中。

这个共识了几十年的老同事,也是老上司,主动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复杂:

“老陈,干得不错……是我之前保守了。”

陈居中谦逊地笑了笑,知道老赵心里的那点小疙瘩已经解了。

但是听著夸讚,陈教授的心里却无半分轻鬆。

他知道,名声越大,摆在明面上的靶子也越大。

对於这份已经做出来的成果他其实已经並不怎么上心。

不管怎么说,这份成果其实是那位神秘爱国同志的援助当居首功,他只是对方找到的一个代理人,一个幸运儿罢了。

幸运的发现了这种物质。

这种註定不能长久使用,且无法再现的科学奇蹟,现在再怎么绚烂终究也只是划过长夜的一颗流星。

从这点来看,老赵的嫉妒倒是没错的。

爱国同志说的好啊。

要有所成就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努力。

现在他更掛心的,还是杂交育种的进展。

……

柳树屯基地。

这里经过近十天的发展,所占的面积范围是越走越远了。

並且戒备戒备非常的森严,明暗双岗的哨兵目光如炬。

原本,军区那边甚至还计划给后续扩加的铁丝网通上低压电流,但是这个提议被陈平安给否了。

这个年代的电还是太宝贵了,实在没必要浪费在这里。

这些严防死守的防御措施,在他面前都只是表面功夫。

但也是必须要做的面子工程。

目前维持这个配置已经够用了。

种禽核心繁育区。

胡秋风和胡秋实兄弟俩,正满头大汗地调试一台新到的国產孵化器。

就在他俩的旁边,还堆著几台拆开维修的老旧设备。

“两位胡工,新设备调的咋样?坏掉的那些设备能修好吗?”王大牛在旁边帮著递工具,有些著急。

不过,他没啥设备专业维修知识,只能干著急。

新筛选的种蛋已经到位,就等著孵化。

陈主任这次筛选的那些蛋至少有个两三百枚,这机器老不好,就怕这天气突然变化,把这蛋给放坏了。

胡秋实抹了把汗:“老机器零件老化,勉强能凑合用。”

胡秋风点点头道:“我弟还没说完,但老机器的温控不太准。”

“至於这台新机器,我们还在尽力磨合……唉,要是能弄台进口的就好了……”

“进口?”杨采荷正好进来送水,闻言咂咂嘴,一脸的惊讶:

“那得多少外匯啊!不管进口什么,只要沾上进口两个字,都得很多钱,老贵老贵了!”

忽然她眼睛一亮,“要不去问一下陈主任?俺是觉著,咱们陈主任肯定有办法!”

其实不用她说,陈平安確实有办法。

陈平安远在另一个鸡棚里,隔著几十米远。

他表面上是在查看鸡仔们的状態,实际上是在摸鱼。

这么近的距离,哪怕不开神识,他也能知道这几个人在交谈些什么。

他神识扫过那几台老旧的孵化器,很快就找到了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

隨著一道细微但精纯的灵力释放出去,將机器內部的元器件问题直接解决。

这些天他可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进度。

努力的学习所有能学习的知识。

可以说基地里的每一个人的岗位,他都能顶替了现在。

甚至他顶替所有人的岗位之后,还能做到游刃有余。

將效率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他也不会这么干就是了。

维修一下孵蛋用的落后国產机器而已,对他来说就是稍微动动心神就能解决的小问题。

表现在外的特徵就是,机器运转间,细微的齿轮嚙合声变得流畅,温控元件的不稳定波动,几乎是被瞬间抚平。

“咦,这咋回事儿?竟然直接好了!”胡秋实惊喜地叫道。

胡秋风也哈哈笑道:“嘿!看来不用听杨采荷同志的建议去找陈主任了,能少打扰程主任就少打扰一点吧。”

“陈主任的工作还是更重要些。”

“好运还是站在我们这边的,这老伙计今天爭气了!温度稳了!”

王大牛憨厚一笑。

杨采和也呵呵笑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