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星夜备展话初心,晨露沾衣待启程(2/2)
“朵朵,你把那块全景木牌拿给我看看。”陈爷爷放下刻刀,揉了揉眼睛。朵朵赶紧拿起木牌,递到陈爷爷手里。陈爷爷拿著木牌,凑到灯下仔细看,手指在荷塘的位置轻轻摩挲:“这里的荷叶还能再雕得碎一点,看起来更像风吹过的样子。”他拿起刻刀,又开始细细修改。
朵朵看著陈爷爷的手,那双手布满了老茧,指关节有点变形,却异常灵活。刻刀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每一下都恰到好处,荷叶的纹路慢慢变得细碎,真的像被风吹得微微捲曲。朵朵忽然想起陈爷爷说过的话,雕木牌要“见木见心”,不仅要雕出东西的样子,还要雕出心里的感觉。
老支书推门走进来,手里拿著个保温杯,里面装著热茶。他把杯子递给陈爷爷:“老陈,歇会儿吧,都快九点了,明天还得早起。”陈爷爷放下刻刀,接过保温杯,喝了口热茶:“没事,这块木牌明天要放在记忆墙的中间,得雕得再好点。”老支书凑过去看了看木牌:“已经够好了,你看这荷塘、这竹编棚,比真的还像。”
朵朵忽然想起明天要带的木艺工具,赶紧问:“陈爷爷,老支书爷爷,咱们明天带不带您那把老刻刀啊?苏晚姐说要放在玻璃柜里展示。”陈爷爷点点头:“带,那把刀是我爹传下来的,跟著我几十年了,也该让它露露脸。”他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把老旧的刻刀,刀柄已经被磨得发亮,刀刃却依然锋利。
老支书看著刻刀,嘆了口气:“这刀可有年头了,当年你爹就是用它雕了村口的木牌,上面写著『清溪村』三个字,我到现在还记得。”陈爷爷把刻刀重新包好,放进竹筐里:“是啊,那会儿村里穷,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就靠这把刀雕点木牌换点钱。如今好了,咱们的手艺能去展会上展示,让更多人知道。”
厨房里,张婶和李嫂还在打包最后一批伴手礼。桌上的竹编盒子已经堆得很高,每个盒子外面都繫著红绳,掛著小铃鐺。李嫂正往盒子里放荷卡片,卡片上的“清溪荷韵”四个字是用毛笔写的,字体圆润,透著股温柔劲儿。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几张透明贴纸,上面印著小小的荷图案:“张婶,咱们在竹编盒子上贴张贴纸吧,这样看起来更精致。”
张婶点点头:“好啊,你贴仔细点,別贴歪了。”她拿起一个竹编盒子,递给李嫂。李嫂小心翼翼地把贴纸贴在盒子侧面,正好在红绳旁边,粉色的荷配著竹编的原色,好看极了。张婶看著,忍不住笑:“咱们这伴手礼,比城里卖的还精致,观眾肯定喜欢。”
正忙著,村里的几个小伙子来了,他们是来帮忙搬伴手礼的。“张婶,李嫂,这些盒子都要搬到车上吗?”领头的小伙子叫大壮,力气大,村里有重活都少不了他。张婶点点头:“对,都搬到村口的小货车上,明天一早直接拉去展会。”大壮和几个小伙子赶紧动手,他们搬得很小心,生怕把盒子碰坏了。
李嫂忽然想起莲子还没装完,赶紧指著墙角的袋子:“还有那些莲子,也得带上。”大壮笑著说:“放心吧李嫂,都忘不了。”他弯腰扛起一摞竹编盒子,脚步稳稳的。张婶看著他们的背影,心里暖暖的。清溪村就是这样,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会主动来帮忙,没有一点生分。
苏晚也来了,她手里拿著明天的布展时间表,递给张婶:“张婶,明天早上七点在展会集合,咱们先把伴手礼摆好,然后再弄展示区。”张婶接过时间表,看了看:“没问题,我们明天早点起,保证不耽误事。”苏晚又叮嘱了几句,才转身去別的地方核对。她今晚要把所有展区的事情都核对好,確保明天布展顺利。
夜色越来越深,清溪村的灯一盏盏熄灭,只有展会相关的几个地方还亮著。竹编棚里,周师傅和阿杰已经收拾好东西,许朗正在把摄像机和素材装进背包。蓝染工坊里,王婶和小雨把最后一块蓝染布放进竹筐,苏晚的清单上已经打满了勾。木艺工坊里,陈爷爷把老刻刀放进竹筐,朵朵把擦好的木牌整齐地摆好。厨房里,张婶和李嫂看著空了的桌子,终於鬆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清溪村就热闹起来。村口的小货车已经装好,里面装著竹编、蓝染布、木牌、伴手礼,还有各种工具。周师傅、王婶、陈爷爷、张婶、李嫂,还有村里的小伙子们,都早早地聚在村口。苏晚拿著扩音喇叭,正在最后確认人数和物品:“竹编区的工具齐了吗?蓝染区的染料够不够?木艺区的玻璃柜有没有问题?”
“齐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满是干劲。许朗扛著摄像机,正在拍大家准备出发的场景。晨光慢慢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也落在装满手作的小货车上。周师傅看著车,忽然对阿杰说:“咱们这手艺,就像这晨光,以前只照在村里,明天就要照到外面去了。”
阿杰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他想起自己刚学竹编时的样子,想起周师傅教他的每一个技巧,想起村里每个人为了展会付出的努力。他知道,明天不仅是展示清溪村手作的日子,更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份匠心的日子。
小货车缓缓启动,朝著展会的方向驶去。车窗外,清溪村的荷塘慢慢远去,荷叶上的露珠还沾著晨光,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车厢里,迷你竹编棚静静地躺在箱子里,槐树苗的叶子轻轻晃动,仿佛在期待著明天的相遇。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一场关於匠心与荷韵的相遇,即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