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品牌授牌启新程 文旅融合拓蓝图(1/2)

清溪荷韵·第359章 品牌授牌启新程 文旅融合拓蓝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清溪村的荷塘上,荷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村头的老仓库前已经热闹起来,红色的横幅“清溪村电商服务站——乡村振兴示范店授牌仪式”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村民们早早地聚在这里,有的帮忙搬桌椅,有的掛灯笼,脸上都带著期待的笑容。

李大嫂穿著新做的浅蓝色荷染布上衣,手里拿著一块刚蒸好的荷叶糕,递给正在调试音响的张老师:“张老师,尝尝咱们的新品,桂莲子馅的,昨天刚给赵总寄了样品,他说比之前的还好吃。”张老师接过糕,咬了一口,荷香和桂香在嘴里散开:“確实好吃,清甜不腻,等下授牌的时候,正好给平台来的领导也尝尝,让他们知道咱们的產品有多好。”

许朗和苏晚正围著刚运来的奖牌打转,奖牌是金色的,上面刻著“乡村振兴示范店”几个大字,边缘还雕著小小的荷纹样。“这奖牌得掛在培训室最显眼的地方,”许朗擦了擦奖牌上的灰尘,“以后来学习的人一进门就能看到,也能给大家鼓鼓劲。”苏晚点点头,拿出手机给镇文旅局的李科长发消息:“李科长,我们都准备好了,您大概什么时候到?”

没过多久,李科长就带著平台的工作人员来了。平台代表王经理一下车,就被荷塘的景色吸引了:“早就听说清溪村的荷塘美,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他跟著许朗走进培训室,看到墙上掛著的电商销售数据图,忍不住称讚:“短短几个月,销售额从几千涨到几万,还带动了这么多村民就业,你们做得太出色了。”

授牌仪式在上午十点准时开始。李科长站在台上,手里拿著话筒:“清溪村的荷染和竹编手艺,是咱们当地的文化瑰宝。现在,他们通过电商平台,让老手艺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全国,还带动了乡村振兴,这就是『传承+创新』的典范!”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王经理接过奖牌,递给许朗和苏晚:“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把清溪村的品牌做得更大更强,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乡村好產品。”

许朗接过奖牌,激动地说:“谢谢领导的支持!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不仅要把电商做好,还要把非遗手艺传承好,让更多村民受益,让清溪村的荷香飘得更远!”台下的村民们纷纷鼓掌,小娟举著手机,把整个仪式都拍了下来,准备发到抖音上,让更多网友看到清溪村的好消息。

仪式结束后,王经理跟著大家参观工坊。在荷染工坊里,王婶正在教几个游客染布——这是旅游公司组织的第一批体验团,游客们穿著围裙,手里拿著白布,跟著王婶学泡布、调染料。“把布放进染料缸里,泡三分钟,中途要翻一次,”王婶耐心地指导,“泡好后捞出来,掛在竹竿上晾,记住不要暴晒,不然顏色会褪。”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手里拿著刚染好的浅粉色布料,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染布,太有意思了!浅粉色特別好看,回去要做个小钱包,以后看到它就能想起清溪村的荷塘。”王经理看著这一幕,对许朗说:“文旅融合是个好方向,既能让游客体验非遗手艺,又能带动產品销售,你们可以多和旅游公司合作,扩大规模。”

在竹编作坊里,周师傅正在给游客展示竹编屏风的製作过程。他手里拿著细竹篾,飞快地编织著,不一会儿,荷塘里的荷图案就出现在屏风上。“这是手工编织的,每个细节都要用心,”周师傅指著屏风上的荷,“比如瓣的弧度,叶子的脉络,都要编得逼真,这样才好看。”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还当场下单,订了小型的竹编荷掛件。

点心工坊里,香气扑鼻。李大嫂正在教游客做荷叶糕,张婶在一旁帮忙揉面。“麵团要揉到光滑不粘手,加入荷叶粉后,要揉均匀,”李大嫂手把手地教,“包馅的时候,要把馅放在麵团中间,慢慢捏紧,再用模具压出荷叶的纹路,这样蒸出来才好看。”游客们学得认真,虽然做出来的荷叶糕形状各异,但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一位游客尝了自己做的荷叶糕,笑著说:“自己做的就是香,回去我也要试著做给家人吃。”

中午,大家在荷塘边的凉亭里吃饭,桌子上摆著荷叶糕、荷香鸡、莲子粥,都是用荷塘里的食材做的。王经理尝了一口荷香鸡,鸡肉鲜嫩,还带著淡淡的荷香:“这味道太绝了!你们可以把这些特色美食也加到电商平台上,做成真空包装,让网友也能尝到清溪村的味道。”许朗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之前只想著卖荷叶糕,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特色美食可以开发。”

下午,王经理给村民们做了一场电商运营培训,重点讲了如何打造品牌ip和私域流量。“你们的『清溪荷韵』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品牌打响,”王经理打开电脑,调出几个成功的乡村品牌案例,“比如可以註册品牌商標,设计统一的包装,让產品更有辨识度。私域流量方面,可以建客户微信群,定期分享工坊的日常、新品研发过程,增加客户的粘性。”

村民们听得认真,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李大嫂举手提问:“王经理,註册商標要怎么弄?会不会很麻烦?”王经理笑著说:“不麻烦,现在有专门的代理机构,我们平台也可以帮忙对接,流程很简单,大概一两个月就能下来。包装设计方面,可以找专业的设计师,结合你们的荷染和竹编元素,做出有特色的包装。”

培训结束后,许朗和苏晚召集大家开会,討论品牌建设和新品开发。“首先,我们要儘快註册『清溪荷韵』的商標,”许朗在白板上写下“商標註册”几个字,“然后,设计统一的包装,比如荷叶糕的包装盒,用荷染布做装饰,竹编產品的標籤,印上咱们的品牌logo。”苏晚补充道:“新品方面,除了王经理建议的特色美食,我们还可以开发荷染服饰、竹编家居用品,比如荷染连衣裙、竹编收纳筐,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王婶点点头:“荷染服饰可以试试,之前有游客问过有没有荷染的裙子,我觉得可行。我可以先设计几款简单的样式,用浅粉色、淡紫色的荷染布做面料,肯定好看。”周师傅也说:“竹编收纳筐很实用,现在很多城里人喜欢手工家居用品,我们可以编不同尺寸的,小的放化妆品,大的放衣服,应该会受欢迎。”

陈阳举起手:“品牌宣传方面,我可以拍一系列品牌故事短片,比如《清溪荷韵的一天》,记录从荷塘採摘荷叶、荷,到工坊製作產品,再到电商发货的全过程,让网友更了解咱们的品牌。还可以和一些美食博主、家居博主合作,让他们推荐咱们的產品,扩大知名度。”

大家討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许朗看著白板上满满的计划,笑著说:“就按这个计划来,分工合作,爭取下个月把商標註册下来,新品也研发出样品。”

第二天一早,苏晚就联繫了商標代理机构,把註册“清溪荷韵”商標的资料发了过去。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说,大概一个半月就能拿到商標註册证。苏晚放下心来,又开始联繫设计师,討论包装设计。设计师根据清溪村的荷文化,提出了一个方案:荷叶糕的包装盒用环保纸,外面裹一层浅粉色的荷染布,上面繫著竹编绳,標籤上印著荷塘全景图和“清溪荷韵”的logo;竹编產品的標籤用竹纤维纸,上面印著產品的手工製作过程,让客户更了解產品的价值。

在荷染工坊里,王婶已经开始研发荷染服饰。她选了一块浅紫色的荷染布,裁成连衣裙的样式,领口和袖口用白色的荷染布做边,还在裙摆处绣了一朵小小的荷。“这是第一款样品,”王婶拿著连衣裙给苏晚看,“等下让小娟试试,看看合不合身,再调整一下尺寸。”小娟穿上连衣裙,站在荷塘边,浅紫色的裙子和荷相映成趣,好看极了。苏晚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设计师:“这是我们的荷染连衣裙样品,包装设计可以结合这个元素,更有特色。”

竹编作坊里,周师傅正在研发竹编收纳筐。他选了细竹篾,编织出不同尺寸的筐子,小筐子小巧精致,適合放化妆品;中筐子可以放书籍、杂物;大筐子能放衣服、被子。周师傅还在筐子的边缘编了荷、荷叶的图案,让收纳筐更美观。“这些样品要打磨光滑,不能有毛刺,”周师傅对身边的阿明说,“客户用著舒服,才会回购。”

点心工坊里,李大嫂和张婶正在研发新的特色美食——荷香酥。她们把荷叶磨成粉,加入麵粉里,做成酥皮,里面包著莲子蓉和桂蜜,放进烤箱里烤。烤好的荷香酥外皮酥脆,內馅香甜,还带著淡淡的荷香。李大嫂尝了一口,笑著说:“味道不错,比荷叶糕更酥脆,適合当零食。咱们把它做成独立包装,方便携带,也能在电商平台上卖。”

陈阳则忙著拍品牌故事短片。他早上五点就起床,跟著村民去荷塘採摘荷叶、荷,记录下清晨荷塘的美景;上午在工坊里拍王婶染布、周师傅编竹篾、李大嫂做点心的过程,捕捉手工製作的细节;下午拍电商发货的场景,村民们打包產品、贴快递单、送快递车,展现清溪村的忙碌与活力。傍晚时分,他还会拍荷塘的夕阳,金色的阳光洒在荷塘上,荷、荷叶都镀上了一层金边,美得像一幅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