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修行(2/2)
所谓的血本就是三块灵石,呈品字形摆放在澡盆內。
之所以要放热水就是为了让灵石中的灵气缓慢流失。
也是为了让李虎从內照到引气的两个阶段,更加顺利平稳度过。李虎体表涌起一层淡淡的金色,金行真气在皮肤下层流动,倒是能够抗一抗高温。
“儘可能少用你的真气,忘掉你的武学。去感受你的念头,然后去找体內的三块丹田,再按照蜀山法诀《养志法》把灵气往中丹田运。”
卢玄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李虎猛一咬牙,收敛了真气,顿时滚烫的热水,刺得他浑身通红。
不过,李虎却也不管不顾,盘腿坐在水中,口中念叨《养志法》的口诀。
“所谓欲者,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以剑斩欲而存志,须得凝神固气,內心清明,无杂念……”
以心神之剑,斩欲而存志。
既是蜀山心经开篇的奥义,亦是修行中提纲挈领的核心要点。
李虎的三世身,在佛门苦修三十年,除了心底一股沸反盈天的戾气外,杂欲反倒是不多。
不贪財,不好色,不沾酒。
酒色財气唯独气字一关,他不好过。
其他的可谓心无杂念。
几乎没费什么工夫,他就进入內定的状態。
念头一沉,好似开了天眼,实则是一种无比玄妙的感知。
灵台上轮迴境高悬。
灵台下。
江河奔流不息。
而每一条江河就是他曾经修行过的经脉。
传闻武夫修行到先天的境界,下丹田,尾閭下关就会化作一片气海。
李虎如今肯定是没有这样的境界,不过,下丹田依旧是一片肥田。
三十年童子功,吸收的丝丝缕缕金气,宛若一柄柄刀剑般种植在丹田中,散发著锋锐气息。
“或许武道修行到尽头,怕是不输仙道。”
一个念头,宛若闪电般划过李虎的识海,不过很快他又镇定心思,拋却杂念。
沿著江湖湖泊內视而过,一直朝著上游找去。
很快李虎就找到了所谓的中丹田,夹脊中关。
对应肉身的位置就是夹脊穴在尾椎上面一点。
灵石中的灵气化散入澡盆。
隨著灵气被他不断吸纳入体,很快澡盆中的水就猩红一片。
每一丝灵气的灌入,李虎体內就会倒逼出一缕血水。
如此周而復始,很快整个澡盆也就猩红一片。
但李虎体內的灵气却是越发活泼。
一条新的江河匯聚形成。
也就是此时,李虎赫然发现真气与灵气区別。
灵气之江河湖水清澈无比,宛若一眼见底的泉流。
而真气化作的湖海,则是浑浊若黄河水,儘管是大浪滔滔,却又有著一股难言的浊气。
灵气先是穿过各种经脉,最后又化散入四肢百骸。
李虎感受到自己的体魄竟是在不断壮大,內壮。
这是一种与练武强身完全不同的感悟。
而且就连魂魄都变得轻盈起来。
习武的时候,魂魄深埋於肉身,並无特別领悟。
可真正修仙之时,才赫然发现。
灵魂是灵魂,肉身是肉身。
两者既熔炼於一体,可又像是骨头与肉一样,各自有著各自的用途。
灵力之河流,穿过一道道穴窍,李虎的灵台自始至终清明无比。
宛若亲眼看到决堤一般,灵气之水汹涌澎湃,势不可当,穿过正经,穿过奇脉,沿著各处穴窍肆意流淌,凿开新的气穴洞府。
万千条血丝从肉身中喷发出来,泉水翻滚。
门外的卢玄机都闻到了一股血气。
卢玄机神识往屋內一照,顿时看到李虎赤身裸体,若隱若现地坐在水中,整个澡盆中水宛如旋涡不断旋转。
“效果倒是不差。”
卢玄机思忖片刻,口中呢喃道:“罢了,送佛送到西,同时也算是为了我自己,我就再助他一臂之力。”
卢玄机仅剩的左臂抖了抖袖口,一块灵石飞快滑入掌中。
噗呲。
窗户被砸破,灵石顺势飞入澡盆。
本来变淡的灵气再次浓郁起来。
而李虎也藉助这一股灵气,在最后关头,成功完成引气整个阶段,並找到上丹田玉京穴。
玉京穴即玉枕穴,位於人的头部。
武夫修行很少用真气冲头。
李虎也是耗费不少力气才找到这最后一块上丹田,不过没敢引入灵气,而是直接让灵气在四肢百骸打转。
练气三境的锻体就是水磨功夫。
把中下两块丹田注满,並且让经脉承受得住灵气的衝击。
最后一股脑把两块丹田打通。
练气四层的聚元境界,就是打通夹脊中关,让夹脊中关与下丹田尾閭下关能够相连接。
而练气五层的养神,就是把玉京上灌注满灵气。
练气六层的开窍就是凿开玉京上关,让上丹田与中丹田连通。
最后灵气冲入灵台,所谓灵台就是练气七层的境界。
高深玄妙难以言说。
所谓修行就是这样,真正开始修炼的时刻,很多东西不需要解释太详细。
光是听到一两个名词就能有所领悟。
李虎踏入练气三层的锻体境时,就结合卢玄机的一些教导把后面几步给琢磨出来。
当然李虎不清楚。
卢玄机的理论知识是远胜过一般的练气修士。
某种程度而言,其知识量堪比筑基初期的修士。
当然,能够有这样的造化,也全部仰仗於卢玄机奇特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