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法国的反攻(2/2)
考虑到南法局势出现变故才过去没多久,奥地利方面很难想像撒丁王国这么快就投降,並且英国人没有任何动作。
因此,即便此刻维也纳已经收到了撒丁王国大部陷落的消息,也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起码在尼德兰的主力部队,是没办法赶回来的。
即便奥地利在进行新的动员,组织军队赶往北意,那也多半不是精锐,是临时徵招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能和拿破崙手上经过战爭洗礼的两万法军相比。
考虑到这一点,拿破崙认为一路从北义大利奇袭维亚纳,整个计划的胜算还是很高的。
卡尔诺听完拿破崙的计划之后,认为拿破崙说的很有道理,但其中的风险,確实有点太大了。
奥地利再怎么说也是大国,两万多人就想攻占这样一个大国的首都,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
但隨后,拿破崙再次开口,最终说服了他。
拿破崙表示,虽然有风险,但任何作战计划都是有风险的,只要卡尔诺这一路军队能驻留北义大利地区,拿破崙见势不对,也可以撤回义大利。
而进逼维也纳,不一定需要攻占维也纳,当法国军队出现在维也纳城外,但奥地利主力回不来的时候,这样的压力,就可以迫使奥地利皇帝坐上谈判桌。
如果这个时候法国方面对奥地利提出相对不那么苛刻的要求,奥地利大概率会退兵。
连续两场大战之后,奥地利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加上现在法国那位名义上的国王,已经和哈布斯堡家族没啥关係了,维也纳的奥皇选择退让,可能性很大。
卡尔诺权衡利弊半天之后,还是点头了。
拿破崙的提议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成功了,那就为法国革命政府减少了一个敌人,即便失败了,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拿破崙全军覆没罢了。
两万多军队的代价,以目前法国革命军的兵力来说,还是承担得起这个损失的,甚至连南法和北义大利的局势都不会动摇。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输了,拿破崙这个刚刚崭露锋芒的小將,或许就要没了。
可人家拿破崙自己都不怕,他又有什么好劝阻的呢。
於是,两个人又商量了下关於接下来的安排。
拿破崙建议卡尔诺应该分出一部分军队继续南下,从热內亚进攻,一路打到罗马甚至那不勒斯去,不过卡尔诺显然暂时不想招惹教皇,谢绝了这个建议。
关於占领的一眾小国如何处理,拿破崙建议是將其合併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共和国,从而变成法国的盟友,作为法国的屏障。
但卡尔诺觉得此时还不如暂时先併入法国统治,视作法国本土,战爭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弄一个这样的国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两人在驱逐这些小国原本的统治者上,倒是达成了一致。
“听说,您和巴黎的那位主席关係有些不太好?”
会议末尾,拿破崙冷不丁的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卡尔诺蹙眉,有些不明白对方想干嘛。
“不不不,我和主席只是有一点点分歧,这很正常,谈不上不合。
怎么了,你是想和主席搭上线吗?”
卡尔诺下意识的以为对方是想投靠罗伯斯庇尔。
“好吧。”拿破崙无奈的耸耸肩,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连忙岔开话题告辞。
“我就是隨口一问,您別多想。
今天是多美好的一天啊,义大利的阳光多么柔和啊,祝愿將军在义大利一切顺利。”
“太阳怎么这么大,见鬼,怎么这么热。”
亚琛东边的俄国军营,俄国陆军元帅苏沃洛夫巡视一边军营,一边忍不住抱怨。
自从两个月前以普奥为首的反法联军遭遇了瓦尔密会战失败后,几乎一夜之间,联军原本占领的尼德兰地区,又重新落入了法国革命政府手中。
不仅如此,法军还一度成功攻占特里尔,正式踏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內,一时间无人能挡,眼瞅著就要打入神圣罗马帝国腹地了。
好在三周之前,由於尼德兰的银行家们拒绝给巴黎革命政府放贷,尼德兰人民也不愿意给法国人提供高昂的战爭税,爆发了反对法国革命军占领的起义,让巴黎方面不得不分心应对,给了联军喘息之机。
隨著俄国后续主力到来,以及普鲁士和奥地利分別又爆了一波兵,最终还是成功把法国革命军重新赶出了神圣罗马帝国境內,收回了特里尔。
只不过,此时的普奥两国,已经彻底从前两次的主力沦为了配角,两国加起来不到四万的军队,和俄国单国八万大军相比,甚至只有一半。
对此,俄国方面自然是非常不满意的。
俺们俄国人从那么远的东边赶到法国打仗,你普鲁士和奥地利就出这么点军队,合適吗?
但接连的战损,让奥地利和普鲁士也凑不出更多的主力了,普鲁士还好说,有俄国和奥地利在可以放心打仗,但也不可能掏空自己的家底,这最后的一万多军队,已经是普鲁士人的极限了。
再多,他们也拿不出来。
普鲁士人少,走的是精兵路线,本身就没有法奥俄三国那么庞大的陆军规模,每次军队的损失需要补充的时间都太多了。
至於奥地利嘛,则是因为需要考虑的方向就太多了,那些防备奥斯曼帝国的主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部抽调来参与这场战爭,再加上占领的波兰地区因为奥地利接连战败不太平,所以也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参加对法战爭。
可以说,如果不是俄国参战了,或许这两个国家压根就不可能再考虑进攻,早就进入防守阶段了。
好在虽然普鲁士和奥地利凑不出军队了,但英国方面难得的做了一次人,不仅抽调了近一万多汉诺瓦军队加入联军主力,甚至还拐来了丹麦王国,让后者也派出了数千人的军队进行助战。
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也在这个时候表示愿意为俄国提供补给,总算是安抚下了暴躁的俄国外交官,没让他们愤而退出战爭。
与此同时,法国方面在轻鬆剿灭尼德兰叛乱之后,也得知了北欧三国加入反法联军的消息,选择了主动出击。
经过集结之后,超过十一万法军,分为三路向联军发起了战略反攻,其中主力约七万人瞄准的赫然就是亚琛,这座在神圣罗马帝国有著不小政治意义的城市。
法军的目標,是汉诺瓦和普鲁士。
负责防守亚琛的,则是五万多俄国军队和不到两万人汉诺瓦与神罗小国联军。
面对著几乎是同等兵力的敌人进攻,苏沃洛夫元帅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该死的,特么的后续援军怎么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