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靠谱和靠谱的专利代理公司(1/2)
不过说实话,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牌子並没有让马丁產生多少,自己已经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实感。
车窗外依然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平野,晴天的地平线低矮而清晰。
天空异常巨大,少数几朵云静静的停在那里,仿若被冻结了一样。
在一些农场交接的地段,马丁不得不放慢车速,以避让时不时便会穿越道路的牛群。
暂且不说这辆破皮卡根本没有买保险的事情,以它的破烂程度,马丁生怕哪次急剎剎猛了都会掉零件出来。
在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叫来一次拖车加上修理被宰的价格,恐怕都比车本身还要值钱了。
又开了十几公里后,沿途的风景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逐渐被大片大片翠绿的玉米地所取代。
期间不时穿插一两片向日葵田,田地里隱约而现的灌溉渠把草原上的河水引流至此,让这里的农田从无乾旱之忧。
靠近道路两旁的牧场柵栏也被零零散散,连成一条线的低矮房子所取代。
在又途径一个小镇的时候,马丁发现了自己的目標。
一个掛著红底白字棱形標誌標誌,名为ypf的加油站。
这是阿根廷最大的加油站,曾经是国有石油公司的它,在1993年的一场私有化改革后被私企收购。
不过即便如此,在阿根廷繁杂法规的约束下,没办法隨意开除员工的他在某种意义上依然保持著国企的风格。
以及弊病。
马丁把车停到加油机旁,足足等了两三分钟才有工作人员从亭子里走出来,磨磨唧唧的把油枪摘下来。
在加油站除了马丁以外,一辆车也没有的情况下,这种行径完全称得上是瀆职了。
然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当这名穿著ypf工服的男人被马丁纠缠上。
迟迟没办法拨动油枪上的一个小开关,把加进去的油抽出来一部分,反向送进加油机下面的一个小桶中时。
他的態度变得更差了。
“喂,50比索又70分!”
马丁的皮卡车油箱容量是60升,按照每升0.99比索的价格,这次一共加进去了50升多一点。
很正常的表现,但马丁毫不怀疑,倘若自己傻不拉几的坐在车里,任由这个男人动手脚的话。
即便加进去80升,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这不过是如今社会衰颓的一个缩影,月薪500比索的加油站工人只要每天这么做上两单,转头就能卖得40-50比索。
这几乎是日薪的两到三倍,而且只要找准外地人作为目標,也不用担心有起衝突的风险。
马丁无论是车牌,还是穿衣的风格,都跟这个镇上的人格格不入,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草原上来的牧民。
这帮土老財个个出手阔绰,还吐出一个人傻钱多。
更何况其还是独身一人,是个再合適不过的目標了。
奈何他的警惕心却跟那些傻不拉几的牧场主不在一个等级上,算盘落空的工人生气也就不奇怪了。
加满油后,马丁继续开车向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中心而去。
越往前开,沿途的风景变化就越剧烈,农田开始被分割,出现大片已经被开发或者待开发的空地。
中间马丁甚至路过了一个还算繁华的卫星城,名为莫龙的小城市有著网格化的道路,房屋密集且商业资源丰富。
当然,对於身为司机的马丁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需要等红绿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