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体內灵泉的变化(求追读!!)(1/2)

李承晏心情不错,回到家中,这两日又足足找到了六名身具灵根的少年少女。

如今不算上李氏直系子弟,李家已经有了十一名修仙种子,根骨资质倒都是偽灵根,没有一人达到那真灵根的境地。

屋子中,刘氏正撑著油灯,在床上针织著什么东西。

“这是在织什么呢?”李承晏柔声道,来到刘氏旁边,对著其脸庞啄了一口。

如今李家由李承晏掌家,刘氏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多年过去,乡村野丫头的气息早便消失不见了,如今皮肤白皙,一幅贵妇人模样。

刘氏白了他一眼,柔声细语说道:

“今日村上的王先生前来给我把过脉。”

“夫人可是身体不適?”李承晏听到此话,不由得心中一惊,担忧说道。

这几日家中事务繁忙,对刘氏少了些关注。

“是好事,王大夫说我这是喜脉。”刘氏看著他担心的模样,扑哧一笑,也不再逗他,说道。

“当真?”李承晏脸色一喜,激动道。

李家血脉薄弱,如今整个庆阳镇,除去已经上山闭关的父亲,就仅有他和两个孩子。

这偌大的家业,仅有这点血脉亲族是绝对不行的。

但这个事情又急不得,他只能每夜奋斗,如今终於有了一丝回报。

刘氏娇哼一声,不再搭理他,专心给她肚中的孩儿针织著衣物。

“哈哈哈!喜事,喜事!”

李承晏笑著,心中也有了一丝心思,是不是让二弟將弟妹接到青阳城中,家族血脉为重啊!

“嗯,明日与二弟写封书信,问问在那青阳城站稳脚跟没,能不能將弟妹接去。”

与此同时。

李先恪盘膝坐在自己的房间,过了许久,张开双眼,嘆了口气。

“还是未曾踏入练气一层,看来我的天赋不是一般的差...”

“家中修行有弟弟就行,我还是专心与父亲学习如何治家吧!”

李先恪跳下床铺,不在修行,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治家书籍,借著油灯仔细研读起来。

相比较於修仙,他对家中大小事务更有兴趣,只是读著读著,他不禁想到了今天的那位小女孩的笑容。

...

李家发展蒸蒸日上,春去秋来,已经上缴了两次税赋(三年一次)。

李承晏二子,名为:李先澍,“澍“及时雨之意,有“未获澍雨“之典,寓天降福泽。

生下李先澍那年,风调雨顺,庆阳镇大丰收,李承晏查阅典籍,便给取了此名。

李先澍三岁那年,就被李承晏送上了后山,如今那里已经重新取了名字,是由李执亲自起名手书:嗣岵山。

洞府叫做:岵灵洞。

今天是李先澍下山的日子,李先恪带著李先翊在山脚下等待。

只见远处一六岁孩童左瞧瞧右瞧瞧,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模样,慢慢走下山来。

“先澍!”李先恪看著孩童,挥手轻声喊道。

如今李先恪已经十二岁了,与李承晏年轻时有七八分相似,小时受李执影响,也喜欢身穿一身白衣。

在他身旁的是李先翊,少年抿紧嘴角,眼神中也透露一丝激动,但不喜言语,只是跟著李先恪挥了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