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风沙淬炼(1/2)

盛夏的西北,烈日灼烤著无垠的戈壁滩。热浪扭曲著视线,乾燥的风捲起沙尘,打在脸上生疼。路白站在一辆破旧敞篷卡车的车厢里,扶住顛簸的栏杆,眯著眼望向远方。视线尽头,一片由低矮土坯房、简陋工棚和几栋刚刚搭起框架的厂房构成的轮廓,在蒸腾的热气中若隱若现。这里,就是钱教授极力推荐、並亲自带队参与前期规划的,国家在西北新建的、代號“燎原”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空气里瀰漫著乾燥的尘土味、新浇混凝土的气息,还有远处隱隱传来的、大型施工机械的轰鸣。这与京城象牙塔的寧静、轧钢厂浓重的机油味都截然不同,带著一种粗獷、原始、开拓的洪荒之力。

钱教授站在路白身边,白的头髮被风吹得凌乱,眼神却锐利如鹰,充满兴奋:“看到了吗,路白?这就是我们未来工业的骨架!虽然现在还是荒滩,但用不了几年,这里將矗立起支撑国家的脊樑!”他指著远处正在开挖的巨大基坑,“那里,是未来的重型机械厂!旁边,是精密仪表车间!我们要在这里,打造一个立足国內、面向未来的完整工业体系!”

路白感受著脚下卡车的顛簸,看著车窗外掠过的、推著独轮车运送砂石的工人,他们黝黑的脸上汗水和泥灰混在一起,脚步却异常坚定。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的震撼涌上心头。这景象,与轧钢厂仓库里那群抡起石臼的工人何其相似!都是在这片土地上,用最原始的力气,对抗著艰难,一点点垒砌著希望。

“这次带你过来,”钱教授转头看向路白,语气郑重,“不是让你来当参观者。是要你扎下去!把你的『模块化』思路,把你的『立足实际、变废为宝』的本事,用到这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来!这里条件艰苦,物资匱乏,运输困难,但需求巨大!正是检验你所学、所信的最好熔炉!”

卡车在基地指挥部——几排土坯房围成的院子里停下。一个穿著褪色军装、皮肤黝黑粗糙的中年汉子大步迎了上来,声如洪钟:“钱老!可把您盼来了!这位就是您说的『变废为宝』的小路同志吧?我是基地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大锤!”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握住路白的手。那手掌布满厚茧,力道惊人,带著戈壁的风沙和钢铁的硬度。

“赵指挥,您好!”路白感受到那手掌传递的力量和热情。

“好啥好!缺胳膊少腿,头疼著呢!”赵大锤是个爽快人,也不客套,拉著钱教授和路白就往一间掛著“工程调度室”牌子的土坯房里走,“来来来,先解决火烧眉毛的难题!”

调度室里瀰漫著浓烈的菸草味和汗味。墙上掛著手绘的基地总图和各分厂建设进度图,上面密密麻麻標註著各种符號和问题。一张巨大的木桌上,摊著图纸、报表、还有几件锈跡斑斑、明显是废旧零件改制的小工具。

“喏,看这个!”赵大锤拿起一个用报废汽车变速箱齿轮和角钢焊接成的、结构粗糙但异常结实的简易吊装夹具,“这是老钳工刘师傅用废料攒的,解决了我们安装大梁时没合適工具的难题!省了大钱!”他语气里满是自豪,但隨即又愁眉苦脸,“可现在,难题更多了!最要命的是设备安装的精度调整!”

他指著图纸上一处標註:“精密仪表车间的几台关键母机,从苏联老大哥那边运来的,路上顛簸,基础安装面水平度严重超差!按规程,需要进口的高精度水平仪和成套的微调垫铁!可这东西,一是贵,二是订货周期长,等不起!基地建设拖一天,都是国家的损失!”

赵大锤拍著桌子,一脸焦灼:“工人们想了个土办法,用水平尺加灌水玻璃管看气泡,再用薄铁皮一点点垫,可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误差太大!愁死人了!钱老,小路,你们学问大,快想想办法!能不能也『变废为宝』,搞个土造的微调装置出来?”

路白的心猛地一跳!这不正是他“模块化、低成本”思路的绝佳实践场吗?他立刻凑到图纸前,仔细查看设备安装要求和现有的简陋条件。钱教授也在一旁凝神思索。

“赵指挥,水平仪精度不够,是视线误差和基准面不平导致的。”路白快速分析,“灌水玻璃管看气泡,原理可行,但受震动、温度影响大,精度確实难以保证。微调垫铁…用薄铁皮手工垫,效率低,一致性差。”

他目光扫过桌上那个粗糙的吊装夹具,又想起自己设计的农具传动模块,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成型:“能不能做一个『组合式微调平台』?”

他拿起铅笔,在空白图纸上飞快勾勒起来:“用基地现成的厚钢板做基座,確保刚性。基座上,加工出精確的基准平面。最关键的是微调单元!”他的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不用昂贵的现成垫铁,我们用…废旧轴承!大量的、不同尺寸的废旧滚珠轴承!”

赵大锤和钱教授都凑过来看。

“把轴承的內外圈分离。”路白思路越来越清晰,“外圈,按不同厚度等级(比如0.1mm, 0.2mm, 0.5mm)分类打磨、测量、做好標记,作为『標准垫块』!內圈,我们利用其內孔,设计一个带精密螺纹的调节螺杆!螺杆底部顶在基座的基准平面上,顶部顶住需要调整的设备底座!通过旋转螺杆,利用螺纹的精密导程,就能实现设备高度和角度的微米级精確调整!”

他指著草图上的组合结构:“多个这样的『轴承螺杆微调单元』,按设备底座形状布置在基座平台上,各自独立调节,相互配合,就能实现设备整体安装面的高精度找平!水平基准,就用赵指挥说的灌水玻璃管,虽然精度有限,但只要我们微调单元的精度足够高,就能弥补基准的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