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信息革命(2/2)
杨学斌拿核弹製造为例子,对计算机的重要性他总算有个具体的概念了。
“小杨,我们真能製造出你说的晶片?”
“当然可以!”
杨学斌肯定地说道:“不过这需要一个进步的过程,最开始应该是一百多纳米,而且晶片的製造是个庞大的產业工程,从最开始的硅片提纯、切割、清洗、光刻、蚀刻等等,环节特別多。”
“好!”
李老沉喝,振奋道:“我会让人儘快进行评估,若是方案可行,我会全力支持。”
杨学斌又拿了一个档案袋给李老,说道:“李老,这是我基於晶片而给红岸工程设计的巨型雷达兼射电望远镜。在同等功率下,它具有更低的功耗,也更灵敏,更稳定。”
李老哈哈笑道:“小杨,你这惊喜好大啊,看来將你调入红岸工程果然是正確的选择,还有那份呢,一起说吧。”
杨学斌將最后一份档案袋递给李老,微微笑道:“这是新式计算机的设想,它由主机、显示器、键盘、滑鼠等构成。
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编程全靠穿孔纸带。
如果不是专业人员,根本就看不懂,就更別说使用了。
而我这个新式计算机,哪怕是您,经过简单的学习后都能熟练的使用,比如说写文件、做表格、看电影,甚至是与万里之外人进行视频通话。
如果用做科研和生產,那作用就更大了。
图纸设计、数据计算、工程模擬、自动化控制、万物互联、人工智慧等等。”
“我老头子也能用?”
李老也是瞪大了眼睛,疑惑问道:“视频通话就是打电话么?”
杨学斌道:“不仅仅是通话,还能实时看到对方,就像是我们这样面对面说话一样。”
李老郑重地接过档案,他目光灼灼,注视著杨学斌说道:“小杨,你这是要引导我们东大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进行突变型进步啊。”
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有种直觉,杨学斌肯定能够完成。
他心中暗暗震撼。
这联繫外星人的红岸工程都还在筹备,杨学斌就要引导计算机科学突变型进步了。
若真能实现,东大將弯道超车。
杨学斌谦虚道:“我也是有些想法而已。”
李老继续注视著杨学斌,沉声道:“別的我不多说,只问你一句,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多长时间,最后又有几成把握?”
杨学斌郑重说道:“如果您全力支持,最多两年,我有八成把握。”
李老默默点头,说道:“这三份文件我需要先评估,还要向上面匯报,暂时没法答覆你。”
“我明白!”
杨学斌点头。
这种举国之力办大事,怎么可能隨隨便便就成立。
……
从李老办公室走出来,雪下得更大了。
杨学斌抬头望天。
虽然雪遮掩了他的视线,但他的目光似乎穿破云层,投射到四光年外的三体星系,看到一艘艘巨大的星际战舰横在星空中,冰冷而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