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会战王屋山!破山中贼易,心中贼难!(1/2)

第109章 会战王屋山!破山中贼易,心中贼难!

刘备与韩浩秉烛夜谈,直至深夜方休,翌日清晨,长水胡骑正用朝食。

当地百姓为汉军提供了简单的麦饭、胡兵和一些米汤,作为剿贼的补助。

“刘使君早些用饭,用完后,韩某带你们上山。”

张飞又问道:“山上可有野味吗?”

韩浩笑道:“自然是有的。”

与诸將吃完后,全军北进。

有韩浩这位熟知地形的嚮导引路,大军得以穿行於山间捷径,自能寻到些捷径。

韩浩將王屋山的地势娓娓道来,言语生动,仿佛令人身临其境。

他与刘备解释说。

王屋山乃太行支脉,而贼巢所在的析城山又属王屋支脉,山势北陡南缓。

主峰四面峭立如城,中陷如盆,有东西南北四门可入,故得名析城。

此处本属喀斯特地貌,山腰溶洞密布,最大者可纳万人,正是贼眾藏身之所。

每逢官兵进剿,贼人便退守主峰,仗著地势险要、山路复杂,往往让不熟悉地形的官军无功而返:

不熟悉道路的话,很容易还会在山里迷路。

“商汤二十四年大旱。”赶路时韩浩说起一典故。

“汤王曾在此处桑林祈雨,天降甘霖。如今山上桑林犹在,正值桑葚成熟时节。待攻破此山,韩某定请明公尝个新鲜。”

刘备闻言笑道:

“听闻河北之地向来以桑葚充作口粮,今日正好见识一番。”

其实在三国粮食短缺的年月,连袁绍、曹操军中都將桑葚作为军粮,百姓能以此果腹已属不易。

再过些念头,连桑葚都抢不到了。

谈及进军路线,韩浩脑中似乎绘著地图:

“前往析城有两条路:一是经职关沿溪北上。

二是走箕关河谷。后者稍近,但沿途贼寇可能会更多。前者虽远,却可直取主脉,不知刘君意下如何?”

刘备沉吟片刻,眼中闪过锐色:

“睦固伏诛的消息想必已传入山中。若走近路难免打草惊蛇。不如分兵三之一在箕关伴攻,主力绕道职关奇袭后路。”

韩浩点头称善,又提醒道:

“只是山道艰险,林木丛生,马匹难行。”

“无妨。”刘备成竹在胸。

“我军甲械精良,即便没有马匹,只要出其不意直取敌酋,胜算仍在。”

当即刘备传令关羽、韩当、简雍率军及河內义军往箕关诱敌,自领主力轻装疾进。

“云长须多多骂阵,搅扰贼人,贼人来的越多,我部越是顺利。”

关羽拱手道:“大兄放心,益德保护好兄长,莫要大意。”

张飞额首:“二兄也多小心,走了。”

两队在山下很快分离。

很快关羽率部勒马立於箕关之前,却见北面的山门上,山林茂密,四面都是鹿角、障碍。

强行攻山只怕是有去无回,枣红马不安地刨著前蹄。

关羽眯起眼,打量著紧闭的山门,扬声大骂道,“*!山间鼠辈,也敢学人据关自守?”

“眭固,昨日已成了刀下亡魂。如今尸骨未寒,尔等便急著去黄泉路上作伴不成?”

“还不速速开门。”

韩当听得这话,也拍马向前,扯看嗓子吼道:

“龟孙子们听著!乃公在此,有种的出来较量,整日缩在壳里,莫不是裤襠里没卵蛋?”

山门上几个贼兵探出头来,面色惶惶。

一个头目模样的壮汉强作镇定,回骂道:

“休要猖狂!待我家渠帅整军完毕,定叫你们有来无回!”

简雍在阵中听得此言,不禁抚掌大笑。

他命军士抬来一面牛皮大鼓,自己挽起衣袖,亲自抢槌击鼓。

鼓声震天,他隨即开口,竟如说书人般娓娓道来:

“诸位好汉且听分明一一昨日那白兔將军,阵前何等威风?谁料我军大刀一挥,呵!

顿时脑袋搬家,滚落在地还眨巴著眼,怕是还没看明白自己已经见了泰山府君!”

“山上有父母的,早些下山降了。”

“没父母的,也下来人认个养父养母,我汉军不杀儿不杀女,就杀那些不长眼的。”

这话引得汉军阵中鬨笑连连。

简雍见效果不错,愈发来了兴致,继续编排道:

“要我说啊,尔等与其守看这穷山恶水,不如早些归降。

我家將军仁义,自时说不定赏你们个马夫的差事,总好过在这山里吃土喝风。

若是执迷不悟,待会大军破关,怕是连给你们收尸的人都没有嘍!”

韩当见简雍说得起劲,也不甘示弱。他纵马衝到关前百步之內,指著城头大骂:

“操你祖宗的缩头乌龟!老子在辽西杀鲜卑时,尔等还在山上挖草根呢,就这点本事也学人落草?不如回家吃奶去!”

说著,他猛地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利箭破空,正中门楼旗杆。

大旗应声而落,引得关上贼兵一阵骚动。

关羽始终冷眼旁观,见时机已到,缓缓提刀指向关门:

“尔等听著,关某再给一烂香时辰。若再负隅顽抗,待破关之时,鸡犬不留!”

几个年轻的贼兵听得两腿发软,几乎握不住兵器。

这时,韩当眼尖,警见关上一个贼兵似乎在回嘴。

他当即暴喝:“那个穿黄衣服的杂碎,刚才是你在嘟?敢不敢站出来让爷爷瞧瞧?”

那贼兵嚇得往后一缩,引得汉军阵中又是一阵鬨笑。

韩当得理不饶人,继续骂道:

“就这等货色也配当山贼?老子当年在幽州,隨便一个马贼都比你们强上百倍,尔等这般怂包模样,怕是连娘们都打不过!”

简雍见韩当越骂越粗俗,笑著接话:

“义公此言差矣。依我看,他们连娘们都不如。至少娘们还会绣做饭,这些废物除了会躲,还会什么?”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直骂得日上三竿。

关上贼兵起初还回骂几句,后来索性充耳不闻,任他们在关前叫阵。

只是那紧闭的关门,始终未见开启,倒是下山协防的贼兵多了不少。

关羽见诱敌之计已成,暗中传令各部伴装疲惫,开始扎营。

时值七月流火,暑气渐消。

晨曦破雾时,刘备与韩浩已率军潜入山道。

为求隱秘,他们捨弃大道,穿行於怪石鳞的山腹地带。

刘备暗自庆幸已入秋凉,若在盛夏披甲行军,怕是未战先疲。

山势陡峻,每一步都在消耗士卒体力。

待登临山巔,果然如韩浩所言,地势渐趋平缓。

但见奇峰怪石突兀而起,或如枯骨指天,或似断壁残垣,苔蘚豌的石壁上时有水珠滴落,在幽深裂隙中发出空响。

张飞被钟乳石上的水珠激得打了个寒颤,忍不住嘟囊:

“大哥,这地方邪门得很,莫不是闯入泰山府君所在地了?”

韩浩镇定自若地解释:“王屋山多此类地貌,相传是愚公移山时洒落的汗珠所化””

“胡扯!”张飞紧握长矛,锐目扫视著可能藏匿暗哨的石龕。

“如果愚公的汗水这般厉害,旱灾年头怎么不出来挥汗?”

韩浩笑而不语。

大军继续前行。

空气中瀰漫著淡淡土腥气,混杂著某种难以言喻的湿冷潮意。

行至一处狭窄洞口,两侧陡然立起高耸的石屏风,石面布满蜂窝般的孔穴,如同被万千虫蚁蚀穿。

俄顷,风从鳞孔隙中穿过,发出尖锐的呜咽,如同幽魂拖长的嘆息,又似断弦的鬼笛在鸣咽。

等等,好像不只是风声。

正当此时,前方突然传来示警声。

一个黑影从石缝中窜出,向溶洞深处逃去。

韩浩当机立断,架上弩机便向前放箭。

连续两箭射空,被怪石挡住。

“追!”韩浩当机立断,少年义从们如离弦之箭紧追不捨。

没穿甲的少年游侠跑的极快,很快衝了进去。

刘备等人因披甲在身,渐渐落后。

“大兄,韩元嗣跑不见了。”

山径在前方骤然折断,露出一个巨大溶洞的黑入口,仿佛大地裂开了巨口。

洞內寒意森森,光线仅能探入数步便遭黑暗吞噬,深处仿佛隱藏著整个山体腐坏的腑臟。

没穿甲跑的就是快,没多久少年兵们便和甲兵拉开了距离。

等到刘备追到一处拐角时,三条路同时出现在他面前。

地面都有被踩过的痕跡。

张飞急道:“大哥,该往哪走?”

刘备闭目凝神,双耳微动,探听四方声响。

顷刻睁眼,斩钉截铁道:

“中路!必须速战速决,我们不了解地形,在这迷宫般的溶洞中拖延只会损折锐气。”

队伍如蛇行,小心攀附岩根,艰难地绕开这石隙巨口。

战士们紧绷著神经,眼角的余光警惕地扫视著周围每一个可能藏匿伏击的角落。

刘备的动作轻捷如岩羊,亲自带斥候探路,眼前是一道陡峭的石灰岩阶梯。

那阶梯天然形成,稜角鳞陡峭,在他矫健的攀援下却如履平地。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黑暗的溶洞里再度传来光亮,阳光在奇峰异石间流转,投下一道道明暗交错的斑驳光影。

“有光,那是出口。”

当队伍衝出洞口时,眼前豁然开朗一但见四面桑林如海,正是商汤祈雨之地,也是贼巢所在。

山风鸣咽,卷过铁甲,甲片发出低沉的摩擦声。

不远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