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成本就让他们承担吧(1/2)
带著他们来到办公室,林宇热情的请他们坐了下来。
“林总,现在我们对新电芯生產工艺的研发已经比较成熟了,技术上来讲完全可以实现工业化,只是生產成本要比之前提升一些……”
即使朱浩和郭钧他们已经儘可能在保证產品质量的前提下,对生產成本进行压缩,但新电芯的平均生產成本,每只还是会比原来提升4-5块。
朱浩有些担心,这样明显的成本提升,恐怕会影响到新电芯未来的销售。
听完了朱浩和郭钧介绍的这些情况,林宇却显得对此並不在意。
“新工艺成本提升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在其中使用了几项新的技术。如果只是4-5块的成本提升,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结果,我们可以直接让採购方来承担这个成本。”
“林总,这……真的没有问题吗?”
如果真的按照林宇所说的去做,那么宇能电芯將成为市面上最贵的电芯,价格甚至要超过那些进口的电芯產品。
“这件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同时主打两款產品,让採购方自行选择採购哪款电芯。反正哪怕是我们的上一款电芯,也做到了行业內的顶级水准,在性能上不会有任何的吃亏。”
林宇的想法是,让他们的新老电芯分別命名为“宇能2.0”和“宇能1.0”,採购方可以根据企业对电芯性能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电池厂这边再根据採购方对不同电芯的採购量,去分配每款电芯產品的產能数量,保证產品不会有过多的积存。
见林宇已经对此有了充足的准备,朱浩也不再担心什么,知道林宇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朱工,郭钧,正好我也跟你们说一下你们以后职务的事情。我的想法是,朱工你担任生產部的经理,郭钧担任研发部的经理。”
“当然,你们未来的工作肯定还是会有重合的部分的,也需要適当兼顾另一个部分。薪资的话……暂定是20万的年薪。”
正常来讲,林宇肯定不希望让员工知道其他人的薪资的,不过一开始同级別的员工会有一个统一的薪资標准,林宇便索性当他们俩的面直说了。
听到“年薪20万”这个数字,朱浩和郭钧都是感到有些惊喜。
这个薪资水平几乎是朱浩原来薪资的二倍了,而对於郭钧这个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20万的年薪同样是超过平均水平一大截的。
在这个年代,奉州的平均月薪也才只有三千来块,即使是奉州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的起薪也很难过万。
没等朱浩和郭钧做出回应,林宇继续补充道:
“这个20万的年薪只是底薪,不包括奖金等其他的福利。未来我还打算为一些优秀的员工提供电池厂的部分股份,待遇上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林宇的话听起来有些画饼的意思,但也的確是他未来想要做的事情。
让优秀的员工持股,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员工留在企业的意愿,防止他们被其他的企业隨意挖走。
林宇提出的条件让朱浩和郭钧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场便都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想起系统刚刚解锁的员工標籤检索功能,林宇便分別对朱浩和郭钧进行了標籤检索。
【朱浩:操作者,菸癮,好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