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没有谁能与我们抗衡(1/2)

说完了三元鋰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表现,郭钧继续陈述起它在其它方面的性能。

“在低温性能上面,三元鋰电池的表现也十分不错。在-20c的温度下进行测试,三元鋰电池的续航衰减要比磷酸铁鋰电池少15%左右,更適合在寒冷地区进行使用。”

“不过三元鋰电池也存在著一些劣势,在200c的温度下就可能会分解,相比之下,磷酸铁鋰电池的失控温度可以超过500c。”

“在循环寿命上,三元鋰电池的循环次数只有磷酸铁鋰电池的一半左右,而且还要更高的材料成本……”

对於郭钧所说的这些,林宇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也正是三元鋰电池在理论上的优势和劣势。

从现在的电池试样表现来看,三元鋰电池距离真正应用还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还需要继续进行优化,才能够真正做出成熟的电池產品。

“郭钧,我觉得三元鋰电池的应用范围还是会比磷酸铁鋰电池小一些。即使它在电池能量密度上存在优势,但因为安全性的问题,肯定是不適用於公交车这类的大型车辆的。”

毕竟理论上三元鋰电池的热分解温度要比磷酸铁鋰电池低出许多,如果真的因此而发生意外,后果將是不堪设想的。

“嗯,林总,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元鋰电池应该更適用於比较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一些对能量密度要求比较高、或是需要便携性要求的电子设备。”

郭钧的分析是非常准確的,后世三元鋰电池的应用领域,也基本就是郭钧所预测的这些方向。

出於两种电池的不同特点,林宇觉得磷酸铁鋰电池和三元鋰电池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研究,再根据实际情况向不同的企业进行供应。

按照林宇的估计,三元鋰电池真正达到应用的水准,至少还需要再过几个月的时间。

林宇也不急著马上去推广这款新电池,在这之前,还是需要先把研发和生產的问题给解决了。

隨后,林宇將生產部的朱浩等人也叫了过来,一起聊起了有关三元鋰电池的各项问题。

朱浩虽然没有过多的参与三元鋰电池的研发,但也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项目,对於其中的一些细节都是比较了解的。

听林宇说完之后,朱浩也说起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林总,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儘可能保证三元鋰电池的安全性,並解决量產的问题。因为三元鋰材料本身的成本就很高,即使再怎么去压缩成本,也还是会比磷酸铁鋰电池的成本高出20%-30%。”

“没错,关於三元鋰电池成本高和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我们不必过分去强求,但安全问题是绝对不能放鬆的。关於bms和液冷系统的技术,我们还需要继续进行优化。”

既然將三元鋰电池定位为高端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產品,採购价格肯定不会跟磷酸铁鋰电池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郭钧,朱工,我希望三元鋰电池能够在三个月到六个月之內实现量產,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就要多费一些心了。”

“林总,我们一定会全力解决这些问题,儘快实现三元鋰电池的量產的。”

“林总放心吧,今年上半年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標,在保证生產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儘可能多帮研发部完成工作。”

林宇对他们都比较放心,嘱咐好这些工作后,便返回了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