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 (盟主加更9/20)(1/2)

第115章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 (盟主加更9/20)

福岛游戏的公测並未让玩家们久候,在cg发布的第三天,便已开放下载。

字母直播平台在热门游戏栏目中,为英特网络的《福岛》开闢了专属板块。

老费力攻略组全员早已摩拳擦掌,静候这一刻。

hud瞬间暗下,体感仓的液压支架“咔噠”一声锁死。

熟悉的开场cg再度浮现,一段旁白声徐徐响起,搭配著日本联邦的地图。

“对於一个资源匱乏却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而言,核电无疑是一份天赐的厚礼。”

“自20世纪70年代起,核电以其清洁、廉价、能量密度高的优势,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工业腾飞的关键基石。”

“直至福岛核事故爆发前夕,日本仍在为本国的核电產业精心璧画著宏伟蓝图。”

“然而,正是由於贪婪、自私以及侥倖心理的作票,日本將这份恩赐的礼物,亲手转变为惩罚。”

“日本核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浪潮始於20世纪70年代,彼时,日本正处於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的迅猛增长使得对能源的渴求与日俱增。”

“作为一个资源匱乏的岛国,日本急需一种经济且廉价的能源来缓解燃眉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沸水堆核电站凭藉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护便捷以及建造周期短等诸多优点,迅速贏得了日本联邦的青睞。”

“尤其是通用电器公司推出的mark1』沸水反应堆,更是成为了日本建设核电站的首选堆型

“mark1』型反应堆的建造方式独具特色。”

“其先构建反应堆的核心部分,涵盖堆芯、热传输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等关键组件,隨后仅在外部简单搭建一个厂房。相较於压水堆先打造固若金汤的安全壳,再行建设反应堆的模式。”

『mark1』型反应堆的建造方式可谓省钱、省工又省力,简直如同搭积木般简便。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台机组以及福岛第二核电站的4台机组,儘管因建造年代不同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其基本构型均与『mark1』反应堆如出一辙。”

“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反应堆极为安全,像压水堆那样庞大而坚固的安全壳,在人们眼中似乎显得多余。”

“然而,1979年三里岛事故的爆发,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正是那层安全壳,才成功避免了三里岛事故演变成一场灾难。”

“1986年车诺比核事故的发生,更是让人们见识到了没有安全壳的沸水堆一旦失控,將会带来何等恐怖的后果。”

“福岛核电站虽同为沸水堆,但鑑於其价值重大,不可能仅因其是无安全壳的沸水堆便將其拆除。”

“於是,福岛核电站的运营方一一东京电力公司,只得採取补救措施,为这些核电站加上了一层所谓的安全壳”。”

“这所谓的“安全壳”,不过是在反应堆厂房外围附加了一层略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之所以称之为“所谓的安全壳”,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壳並非仅是一层水泥,而是由喷淋系统、气体交换系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一系列复杂系统和结构共同构成。”

“福岛核电站对反应堆厂房的这种改造,充其量只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日本作为一个地处断层带上的岛国,地震早已成为这个国家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为了儘可能降低地震的破坏力,日本在地震研究领域一直处於世界领先地位。”

“对於核电站这样至关重要的设施,日本的相关研究机构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地震往往会引发海啸这一次生灾害。”

“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之初,其海啸防护標准是基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3.1米高海啸案例。”

“鑑於这场海啸在当时已属罕见的大规模海啸,福岛核电站在设计时便將海堤的防海啸高度设定为5米,比智利那次海啸的高度还多出近2米。”

“东京电力公司以此为依据,自我安慰地认为这样的防护標准足以应对可能的海啸威胁。”

“然而,2008年,日本地震调查研究促进会总部在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