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这不是要宣布撤退吗?!(4K)(1/2)
第132章 这不是要宣布撤退吗?!(4k)
此时潮生听著对讲机另一边嘈杂的声音,
高桥语气急促:“滋滋滋....爆破片!时间不多了!”
吉田亦是面露焦急之色:“滋滋滋..:.快没时间了!”
高桥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听说用喷水推进器能切开,现场是否有可用滋滋..的喷水推进器?
是否有滋滋..其他地方能调用?”
吉田沉吟片刻,说道:“总滋滋..,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核反应堆厂房的天板上开个孔滋滋..从里面做的话,还需搭建脚手架,很难弄。能否儘快安排直升机从外部钻孔?”
总公司似乎有人解释说:“我们正在筹划从外部利用云梯滋滋..和喷水推进器开孔。”
吉田语气恳切,带著一丝急切:“那请务必滋滋..儘快著手。”
总公司有人为难地说:“滋滋滋....目前我们正在紧张筹备,但在运送途中突发海啸警报,只能暂时等待....滋滋滋....现在还在东京滋滋滋....还在东京。”
潮生和吉田同时喊道:“还在东京?!!”
潮生当然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哪有什么正在筹划从外部利用?
他妈的,根本就没有出发!
靠北了!
此时,屏幕上弹幕如潮水般涌来。
【哈哈哈,绷不住了,气笑了。】
【我擦,我看的都急。】
【这要是我,早就气炸了。这种关键时刻还搞这些么蛾子,太扯了!】
【吉田和高桥的焦急我能理解,但总公司的解释也太敷衍了吧...】
【这种不靠谱的救援,真的能成功吗?】
【感觉1,2和3號机组都是剧情杀啊!】
【回楼上,並非剧情杀,实在是太抽象了,救援难度太高了,全是不靠谱的人。】
【並非並非。】
【这剧情太离谱了,直升机和云梯都还没出发,居然还在东京,你说故意拖延时间我都信。】
麦克风里沉默了一会儿。
片刻后,一个忙嘻嘻的声音响起,“我们马上准备!”也不知是总公司哪位的声音。
除了泄压的问题,尝试注入海水的行动也相当的糟糕。
先前的爆炸彻底掀翻了消防车。
所以当他们试图重新开始注入海水时,准备好的消防车早已经被破坏,高辐射的瓦砾散落一地因为没有防护服,大部分人都非常害怕。
在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修復同一条线是不可能的。
因此,外部不得不尝试另闢径。
採用从卸货场地汲取后直接注入的方法,著手重新修建一条海水注入管线。
在外面忙成一片的时候,潮生也没停下来,自言自语起来。
“要想成功地用消防车注水,必须降低反应堆內的压力,还必须打开安全排气阀或安全壳的泄放阀.”
“依靠那个傻逼公司,等到他们来的时候,整个二號机组都要爆炸了。”
“只能通过控制台打开。”
“而打开安全排气阀需要电池。”
“那从哪里搞电池呢....“”
“通勤车!”
潮生话音刚落,就迅速起身,跑了出去。
朝著通勤车停放的方向衝去。
正好和也跑到2號机组的另一名主播“麦子”撞了一个正著。
潮生简单的给麦子讲述了一下情况。
两人没有任何的犹豫,跑到了一辆通勤车的位置。
这一辆车此时正嵌在建筑物里,先前的海啸將他砸进了建筑物,才避免了飘走的命运潮生迅速查看车辆的情况,不知道他从哪里拿来的撬棍直接將车门撬开。
“呼,车门还能打开。”
“你哪里来的撬棍?”
“无需在意。”
“啊?!”
两人拉开门,直接钻进驾驶室。
潮生下意识伸手去拔车钥匙,却发现钥匙早已不在。
“潮生,你怎么这么熟练啊?”
“误误,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潮生没有犹豫,直接用撬棍去拆方向盘,他双手紧握撬棍,用力將方向盘撬松。
隨著一声轻微的“咔”声,方向盘被撬起了一点缝隙。
他迅速將撬棍插入缝隙中,用力向上撬动,方向盘被完全撬开,露出了下方的电线和一些连接部件。
他伸手进去,熟练地拨弄著电线,寻找著连接电池的线路。
找到后,他用撬棍小心地將电线从连接点上撬开,確保不会短路。
接著,潮生从驾驶室出来,绕到车辆的前部。
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车辆底盘下方的结构。
车辆被海啸撞击过,车身有些变形,底盘的一些部件也鬆动了。
他找到了电池的位置,它被安装在一个金属支架上,位於车辆底盘的前部。
潮生用撬棍撬动支架的螺丝,螺丝因为撞击已经有些鬆动,很快就全部撬了下来。
他小心翼翼地將螺丝放在一边,然后用力將电池从支架上取下。
电池的重量让他稍微吃力了一下,但他还是稳稳地將电池拿了出来。
操作极为熟练。
“潮生,你以前到底干嘛的,我擦,你是修车的吗?”
“这都是过往事情了。”潮生咳了两声。
【这技术太牛了,这是隱藏的修车大神吗?】
【我怀疑他以前是干汽车维修的,不然怎么这么熟练!】
【这波操作太关键了,感觉有转机了!】
【老杨攻略组的人都深藏不露啊,不愧是速通组。】
两人把电池拿到2號机组中央控制室。
吉由站长看到电池大喜过望。
同时,潮生和麦子的画面中弹出了一个成就。
【隱藏成就·2011年的日本电车】
不久之后,吉田站长派人连接上了电缆,给2號机组通电。
但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一一电压太低带不动。
吉田站长只好命令员工们確保电池供应充足,让他们都往停车场跑...
所有对策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摸索著用人力来应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