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门外的女人(1/2)

电话那头慧明小和尚惊愕万分的声音,也是听得我心里头不由咯噔了一下。

慧明小和尚的道行我在清楚不过,能让他都如此惊愕的冤孽邪祟,断然不会是什么寻常货色。

只是我也万万没想到,这事情发展越来越超乎我的想像。

“確定没搞错,就是一株从洛阳某个废弃古剎內寻到的老桩牡丹,有个名字叫林小娘。”

“小和尚,听你这口吻,这什么林小娘的,难不成是什么极其厉害的妖邪?”

电话那头,慧明小和尚陷入了沉默。

“阿弥陀佛,许仙小僧给你讲个故事,你便知道这林小娘是何来歷,小僧我又为何如此惊愕了。”

隨即慧明小和尚便隔著电话,给我讲了这林小娘的来歷。

话说世人总是喜欢美丽的东西。

美人儿、美酒、美景……当然也包括各种娇艷欲滴、美伦美焕的儿。

歷史上各朝各代,从文人墨客到达官显贵,在到普通百姓,也都有很多人喜欢种养草,更不缺爱如命之人。

许多文人墨客更是留下千古名句,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陶渊明那句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到如今也有许多像是林国栋夫妇这般喜欢侍弄草的爱人。

林小娘其实就是牡丹。

但要说起林小娘的来歷,或者说林小娘这名字的由来,那便需要追溯到武周时期。

武周时期,武皇登基称帝,迁都洛阳,史称东都。

一座洛阳城繁极一时,而相较於唐初李氏皇族信仰道教、推崇道教不同,到了武皇时期,一为政?治因素需要打压李氏宗族,武皇冷落道教。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书库多,101????????????.??????任你选 】

二来武皇曾有出家为尼的经歷,所以那时期武皇更信仰推崇佛教。

在东都城內四处建造寺庙,派人翻译经文。

彼时佛教兴盛一时。

而这林小娘的来歷,其实就和当时佛教兴盛有关、和武皇登基称帝、权掌天下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有著千丝万缕的关係。

因为武皇的存在,当时许许多多的女性,也从以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固有思想之中挣脱出头。

这林小娘是何方人士无人知晓,只知道当初这林小娘乔装成了一男子打扮,赶往东都,想要看一看这东都的繁华、想要和武皇一样,女人也能撑起一片天。

那时候古人出行,尤其是出远门,不仅需要各种路引手续,衣食住行也是极其不方便。

很多时候即便有钱也没有客栈、驛馆可供投宿,於是借宿便成了旧时候古人们出行时住宿的一种习惯、自然。

借宿人家、借宿寺庙、道观。

而林小娘长途跋涉赶到东都洛阳城时,便因四处寻不到客栈,借宿到了一家佛寺之中。

或者说因为武皇推崇佛教,想要藉助佛教巩固统治、打压李唐皇室,当时东都洛阳周边很长一段时间內,佛寺的数量超过了客栈、电旅。

歷史上李唐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寻常百姓,大家都喜欢牡丹。

这一风气,也延续到了武周时期,甚至於比起李唐时期喜爱牡丹这一风气更加兴盛。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因素,造就了后世洛阳赏牡丹的声名。

林小娘投宿的那间寺庙,僧眾便在寺庙內种植有许多牡丹。

那些牡丹不仅枝肥叶绿,而且还未到期,却已经结满了?苞,好似下一秒就能怒然绽放。

更为神奇的时候,林小娘从那些牡丹旁路过时,那一株株结了?苞的牡丹,竟然像是活了过来一样。

摇曳著枝条,爭先恐后用?苞去触碰、拉扯林小娘。

像是在和林小娘打招呼,像是在挽留林小娘逗留片刻,欣赏这满院牡丹爭相怒放的珍贵时刻。

林小娘也被这神奇一幕给惊呆了,同时心中也有些困惑不解。

这满院牡丹,每一株都结了?苞,看?苞的模样,即便还没到期,也是马上要爭相怒放的感觉。

可仔细看去,却会发现那些?苞,个个紧锁,像是在等待某人、等待某个时刻,方才会爭相怒放似的。

总之就一句话,林小娘越看越喜爱那满院牡丹、越看越感觉这满院牡丹处处不凡、处处神异。

带著困惑和喜爱,林小娘便向领路的僧人打听,这些牡丹是怎么种的,怎地会如此神奇?

明明都掛满了?苞,又为何像是要等某人、等某时刻方才爭相怒放,著实神异。

领路僧人驻足回头看向林小娘,笑而不语,只说女施主却有慧眼。

眼下世人皆喜爱牡丹,以牡丹为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