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试音(1/2)

江临舟关掉录音,合上谱子,长出了一口气。

过去这几天,他几乎没“弹多少”,却“听了太多”。

听陈雨薇,听大师录音,听自己早期的录音,。

耳朵变得敏感了。

他甚至开始在意“换手时衣袖摩擦琴凳”的声音是否打断乐句。

“听得太多,有时候反而不敢弹。”

他苦笑著。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锐发来的转通知:

【复赛评委名单公布】

林哲远

唐屿

徐柏年

江临舟看著那行名字,目光顿住。

——唐屿。

果然是评委。

他忽然有些庆幸,那晚在走廊撞见的是他,而不是比赛当天第一次见面。

下午三点,江临舟推开琴房的门。

唐屿竟然也在,靠墙站著,像是刚听完上一位学生的演奏。

“来试曲子?”他淡淡地问,声音没什么起伏。

江临舟点头,將手中三本谱子依次摊开:《悲愴》、德彪西《小组曲》、以及一本略显陈旧的斯克里亚宾前奏曲全集。

“你打算靠这两套撑满复赛的时长?”

唐屿站在旁边,语气平平。

“我是想用贝多芬立结构,再用德彪西把空间撑开。”江临舟顿了顿,“不是拼长度,而是拼结构的完整性。”

“还没选定曲子。”江临舟低声道,“我在这三十分钟里,要表达的不只是技术,而是……结构。”

“说说你的想法。”

江临舟略微停顿:

“我还在犹豫。我不想用爆发来收尾,我想让最后的音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確定的。”

唐屿点点头,语气不赞不弹:“德彪西放后面,你是打算当『出口』?”

江临舟点头:“我不想用强烈收尾。我想让最后的声音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確定的。”

“是。”

江临舟顿了顿,翻到谱子末尾,“这首op.11 no.21,我以前没弹过。但我一直记得它的开头”

唐屿没说话。

他走到琴边,轻轻抬起盖板,说道:“先试试悲愴的第二乐章。不要弹太快,放慢,听它自己怎么走。”

江临舟点头,坐下,手指落下。

第一小节,是安静的琶音,带著一点不稳定的抖动。

他刻意控制了触键的位置与速度,甚至在踏板上用了0.1秒的延迟。

音乐缓慢展开,像一束光从云层中透出,落在旧木地板上。

唐屿听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停。”

江临舟抬头。

“你在模仿『悲愴』,但你没真的听清『哀』在哪。”

江临舟皱眉:“不在旋律里吗?”

“在音和音之间。”唐屿指了指谱子,

“这个从降e跳到g的间隙,你用得太满了。让它空一点,悲哀需要空间。”

江临舟重新弹了一次,这一次,g落下得迟疑了一点。

唐屿闭上眼,点了点头。

“接著弹德彪西。”

江临舟换谱子,翻到德彪西《映像集(第二册)》,选了《荒原》。

这是他近几天反覆聆听、拆解的段落。

他深吸一口气,落键极轻。

第一句音阶像流动而下,声音裹著灰尘,透明而不乾净。

唐屿眉头微挑,但没出声。

江临舟试图用耳朵控制手指,而不是反过来。

乐句进行到中段,他用左手一点踏板轻轻勾出一组装饰音,像水珠落在草叶上。

那一瞬间,他听见了不同。

不是完全復刻《水妖》的魔力,而是属於他自己的“阴翳式色彩”。

唐屿缓缓开口:“你有耳朵了。”

江临舟怔住,嘴唇微微动了动。

他接连排练到傍晚,琴房窗外有晚风拂过。

唐屿早早就走了,最终没对他的曲目给出任何建议,只留下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