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嚮往开播!一封寄往过去的时光信(1/2)

当《嚮往的生活》第一期,在所有后期製作紧锣密鼓地完成后,终於定档於周六晚间的黄金八点档,在星城卫视及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时,整个文娱圈,都抱著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態,等待著这场最终的“审判”。

业內人士,大多是抱著“看好戏”的態度。

他们想亲眼见证,陈墨这个“电影圈的闯入者”,是如何用手机拍出一部“史诗级烂片”,从而沦为整个行业的笑柄。

“我赌五毛,收视率绝对破不了0.5!”

“0.5?你也太看得起他了!能有0.2,都算他祖上烧高香了!”

“等著吧,今晚过后,陈墨神话,就该正式破灭了。”

而翘首以盼的,则是那些被《我不是药神》和陈墨个人魅力所吸引的庞大粉丝群体,以及对“黄雷+何炯+沈清歌”这个神仙组合,充满了好奇的普通观眾。

他们虽然对“用手机拍摄”这件事,也心存疑虑,但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个创造了无数奇蹟的男人,这一次,同样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嚮往的生活今晚开播#的话题,在没有任何刻意营销的情况下,悄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前列。

话题下面,充满了各种期待与爭议。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爭,在开播前,便已蓄势待发。

周六晚,七点五十分。

无数的家庭,准时地守在了电视机前。

无数的年轻人,也点开了网络直播的连结。

李薇,这位“平凡之光”的ceo,此刻正坐镇公司的数据监控室,比当年等待金龙奖开奖还要紧张。

她的手心里,全是汗。

虽然她对陈墨有著近乎盲目的信任,但一想到那“一千万”的预算和“手机拍摄”的噱头,她还是忍不住为收视率捏一把汗。

而始作俑者陈墨,却悠哉地,和王海一起,在一家路边的大排档,点了几样小菜,要了两瓶啤酒,准备以一个最普通观眾的视角,来检阅自己的这份新作业。

“墨子,你……你真的一点都不紧张?”

王海看著陈墨那淡定的样子,忍不住问。

“有什么好紧张的?”

陈墨夹了一筷子生米,丟进嘴里。

“是好是坏,观眾说了算。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

八点整,电视画面一转,一段清新、治癒的片头动画,出现在了屏幕上。

伴隨著的,是那首无比熟悉的,由陈墨亲自弹唱的《稻香》。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光是这个片头,就让无数观眾,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温暖的歌声,配上那手绘风格的、充满了田园气息的画面,仿佛有一种魔力,能瞬间抚平人內心的所有焦躁。

节目,正式开始。

没有华丽的开场,没有主持人的串词。

第一个镜头,就是一辆破旧的农用三轮车,“突突突”地,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

黄雷和何炯,像两个进城务工返乡的老兄弟,一脸生无可恋地,坐在顛簸的车斗里。

“老黄,我感觉我的五臟六腑,都快被顛出来了。”

“別跟我说话,我想静静。也別问我静静是谁。”

这段真实而又充满喜感的对话,瞬间就让电视机前的观眾,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紧接著,是那栋朴素得有些简陋的蘑菇屋,那个需要烧柴的土灶,那个“原生態”的卫生间……

当看到黄雷因为生火失败,而被浓烟燻成“黑脸包公”时,弹幕上,已经笑成了一片。

“哈哈哈哈!黄老师太惨了!但我怎么这么想笑!”

“这节目组是魔鬼吗?竟然真的让明星自己烧火做饭!”

“真实!太真实了!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回奶奶家的场景吗?”

而当沈清歌,这位高高在上的影后,穿著最简单的白t恤,素麵朝天,笨拙地在玉米地里,与一只高傲的大公鸡“斗智斗勇”时,整个网络的討论度,达到了第一个小高潮。

#沈清歌大战大公鸡彩灯#的话题,以火箭般的速度,衝上了热搜。

“我的天!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高冷天后吗?也太可爱了吧!”

“笑死我了!彩灯那个鄙视的小眼神,简直是演技炸裂!建议给它颁一个最佳动物演员奖!”

“我宣布,从今天起,我就是沈清歌和彩灯的cp粉了!清灯cp,给我锁死!”

最让观眾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关於“手机拍摄”这件事。

起初,很多抱著看笑话心態的观眾,都在仔细地寻找著画面的瑕疵。

“咦?这画质,好像……还不错啊?”

“是啊,虽然没有电影那么精致,但很清晰啊!而且这个色彩,好舒服,好真实!”

“你们看那个镜头!是从鸡窝里拍出去的!太有创意了吧!”

观眾们渐渐发现,这种不完美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拍摄手法,非但没有成为节目的减分项,反而恰恰成为了它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那些偶尔的手抖,那些不经意的失焦,那些从各种刁钻角度,比如锅铲上、狗碗边、拖拉机后视镜上拍摄出的“第一视角”画面,都让观眾產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他们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

而像是蘑菇屋的第五位家人,正通过自己的眼睛,亲身经歷著那里发生的一切。

当第一期飞行嘉宾杨超月和王俊凯到来时,节目迎来了新的看点。

“社牛”杨超月,与“社恐”王俊凯之间,那种有趣的化学反应,让无数年轻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挖藕环节,更是將节目的真实与欢乐,推向了极致。看著几位大明星,在泥潭里摸爬滚打,毫无形象,观眾们笑得前仰后合。

“这节目有毒!我妈问我为什么跪著看电视!”

“太解压了!看完这个,感觉一周的班都白上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搞笑和真实,还不足以让《嚮往的生活》,成为一档现象级的节目。

真正让它实现口碑封神的,是节目后半段,那场在火锅的热气中,展开的“稻田演唱会”。

当陈墨抱著吉他,轻声唱起那首专门为杨超月和王俊凯创作的《我们,都回不去的青春》时,整个网络,都安静了下来。

“总有些,来不及的青春,和一些,泛黄的信封……”

那温柔的歌声,像一封寄往过去的时光信,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弹幕上,画风突变。

“哭了……我想起了我的同桌,那个笑起来有酒窝的女孩。毕业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