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齷齪心思(2/2)
对她而言,这样的平静很好,至少可以让她在白天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很快,便到了每年六月的毕业季。
各大高校都进入了最繁忙的答辩周。
陆恩仪收到了清大的正式邀请函。
邀请她担任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考试的客座评审老师之一。
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陆恩仪作为国內航天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年纪轻轻便已成果斐然。
而巧合的是,她最得意的学生林勒希,也正是这一批即將毕业的博士生之一。
陆恩仪欣然应允。
毕业考试分为两个部分:论文答辩和实验实操。
在正式开始答辩和实验前,所有评审老师会提前拿到分组后的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统一的审阅和评判。
陆恩仪在清大给她安排的临时办公室里,面前放著一叠厚厚的论文。
当她拿起其中一本,看到封面上熟悉的署名时,嘴角不自觉地泛起欣慰的笑意。
林勒希是她带过的学生里,最有天分,也最让她省心的一个。
他聪明、专注,对科研有著近乎偏执的热情,总能提出一些天马行空却又逻辑严谨的构想。在確定他已经具备了独立研究的足够能力后,陆恩仪便给了他极大的自由,从不过多干预他的研究方向和想法,即便有时候,那些想法以目前的技术力暂时还无法实现。
她一直认为,保护一个天才的想像力,比灌输既定的知识更重要。
所以,陆恩仪满怀期待地翻开了林勒希的论文,想要看看这次林勒希会给她什么样的惊喜。
论文的题目很前沿,也很大胆。
陆恩仪的目光亮了一下,这个课题很有挑战性,一旦成功,对於未来深空探索的推进器材料將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然而,她看了没多久,眉头却忍不住紧紧地皱了起来。
脸色隨即变得凝重。
林勒希的论文,从理论构建到数据模型,都展现了他一如既往的才华,逻辑链条堪称完美。但是,这份完美之中,却带著严重的、甚至是危险的偏激性。
他为了追求材料在相变瞬间的极致能量释放效率,构建了一个极其激进的理论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高能粒子流在连续衝击下,可能引发的材料內部能量链式反应的閾值。
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他这篇论文的议题作为源本来进行实验。
在实验的某个阶段,当能量释放超过一个临界点时,所產生的结果,將可能会是一场无法预估威力的爆炸!
陆恩仪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这已经不是学术上的疏漏,而是足以造成严重安全隱患的巨大漏洞!
她立刻合上论文,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不能让林勒希拿著这样一份定时炸弹去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她隨即拿起桌上的內线电话,把林勒希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很快,敲门声响起。
“请进。”
林勒希推门而入。
他还是那副清瘦的样子,戴著黑框眼镜,眼神明亮而纯粹。
“陆老师,您找我?”他看到陆恩仪,脸上露出尊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