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设想(2/2)

金银珠宝,他手上还有很多,全都是来自北大年苏丹国的慷慨馈赠。而眼下將他们化作自身的实力才是最正確的选择。

这次合作定下的五百支燧发枪,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吴志杰手下军队的战力。

待它们到货后,再加上先前吴家拥有的两百支,还有从北大年军队中缴获的四百来支,吴志杰手上就將拥有千余支遂发火枪,而这也足以支撑他的军队更进一步了。

“虽然还没有火枪工厂,但眼下千余支燧发枪倒也暂时够用了,或许是时候找个教官来练练线列战术了。

这时候线列战术最强的是法兰西?不对,应该是普鲁士。”

吴志杰心中思绪纷飞,凭藉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迅速回忆著前世的记忆,“不过在马来半岛这种地形上,或许还得再加上散兵技术才行。”

“还有火炮。”

北大年虽然本就有著铸炮厂,也能铸造各种磅数的青铜炮,但眼下好不容易有和西方列强做生意的机会,自然是要看看其中差距,同时也可以试著让北大年铸炮厂中的工匠试著仿造一二。

“线列加散兵,若是再改良一下炮兵,那不就是——拿破崙?”吴志杰有些没头脑的想到,“不过这时候法国大革命还没发生,拿破崙应该也没多大,嗯,路易十六应该也还能摸得到头脑。”

不过,虽然吴志杰的思绪有些跳脱,但还是结合著前世有限的军事知识迅速总结出了吴家下一阶段的陆军发展方向。

正面以严整的线列战术抗压、推进、乃至决战;侧翼则以精锐散兵渗透、袭扰、侦查、掩护,同时打击军官与炮手;同时集中所有火炮变成独立炮群,在关键战中以压倒性火力轰击敌军。

同时还得组建机动野战炮兵,不过南洋这地方马活不下来,那只能用牛拉车了?或许得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

到时候,线列、散兵、机动炮兵——三位一体,已经可以称得上近代陆军的雏形了,不过还需要能做到多兵种协同作战,这其中难度倒是不小。

“至於海军,”吴志杰转头,试图透过宫墙看到远处的码头,愣愣的有些出神。

港口停泊的那些红头船、福船,本质上只是武装商船,搭载几门小炮,水手战时为兵,閒时运货,在真正的海军战舰面前不堪一击。西方的风范战列舰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无论是船体设计、火力配置还是战术適配上都达到了高度协同。

(西班牙的至圣三位一体號,1779年服役,4层甲板,140门火炮)

此外,这时东西方海军的差距,不仅只是船只上的差距,更是整个体系上的差距。

无论是战略定位、组织体系和技术逻辑、还是海权意识上,全都有著代差,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內几乎不可能追上。

但是在南洋这种地区,又不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否则一切统治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必须建立真正的海军!”吴志杰在心中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