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行至陡柏山,遇淮王世子(1/2)
第113章 行至陡柏山,遇淮王世子
周方车队出梁城西门,再行进一天时间,抵达充州边境地带,一个叫沟丘县的地方。
由此再往西走一天,过潼谷关便到达司州平原。
沟丘县县令张满听到周方在此停驻,立即出城三里相迎。
远远望到车驾,清瘦的张县令领著县丞等佐官遥遥拜道:“下官张满,拜见蓟北王殿下!”
周方命眾人停下,下车步行十步,“张县令,本王前往京城面圣,叻扰了。”
张满诚惶诚恐道:“殿下驾临小县,实乃我等之荣幸,小县虽然偏仄,但山水尚可,已准备最好別院,供殿下休憩,或可一览风光。”
周方表情满意。
原以为周方会前往大地方停留,没想到会稍微向西南偏移一段路线,来到他们沟丘县,县令张满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周方也不是多讲究的人,能凑合就行,因为他此行的目的是拜访隱士徐肃。
周方与张县令並肩入城,看著弯腰弓背的张县令,再三让他放鬆,说道:“听闻你县毗邻豫州陡柏山?不知那里风光如何,路途可远?”
张满道:“陡柏山距离我县不远,不超一个时辰便可到达,山中风光也是极好,殿下若是想去,下官可安排行程。”
“不必如此麻烦,我只是隨口一问。
“是”
张满安排的別院,依山傍水,风光確实不错。
当晚停歇,一夜无事。
次日早起,看到更新的卦象。
【今日卦象已更新】
【卦象一,隱士徐肃,出身修道福地乾光洞,对阵图一道研究精深,却在陡柏山中面壁十年,
只因十多年前发现天下大势的走向发生未知突变,为此意图窥探真相,不愿下山,值得一提的是,
徐肃是国师董泌的师侄】
【卦象二,多年来,许多王公贵族想求见徐肃,让他辅佐,他不堪其扰,舍下阵法阻拦,这种阵法多年来只被妙微道长破解过】
【卦象三,淮王世子周台,將在今日试图登山求见陡柏山隱士,还特意请来擅长破阵的门客】
【你昨日勤勉练习剑术,获得额外卦象:陡柏山中有一斗剑台,乃武道与灵气匯聚之地,在斗剑台练习功法,事半功倍,武道境界可得到更快的提升】
“徐肃发现天下大势发生未知变化,为了知道原因,面壁十年不下山?”
“真是够执著的。”
“嗯,关於陡柏山中的阵法的破解之法,妙微道长已经传授,应该不难。”
“淮王世子周台也来了,真是巧合。”
根据丘刺史所说,淮王有很高的反叛概率,前来山中求见隱士辅佐,应有图谋。
听妙微道长讲,徐肃精通阵法,放眼天下数一数二,能得到他的帮助,周方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混乱中,就可取得巨大优势。
万万不能让淮王一家爭取过去。
“这个淮王世子周台,好像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在哪来著?”
周台一向喜好云游四方,遍访名士,曾经到北境游玩过,和周方確实见过。
没想到今日游走到陡柏山,和周方不期而遇。
周方看了看经过一夜疲惫的沁雅尔,知道她今天不想起床了,给她盖好被子,叮嘱一番后起床。
他是去拜访隱土,不是去打仗,因此没有大张旗鼓,只带著樊婴、甘延词和新来的崔乐进三人前往。
隨身也不拿铁枪,而是腰悬青工宝剑,更显风雅。
四人骑马一路向南,一个半时辰到达陡柏山下的村子。
这个村子坐落在充州、司州和豫州的交界地带,常有商人马队经过,村子虽小,人流量却不少。登山的道也在此地。
四人找了个路边茶摊停脚,崔乐进招呼,“大爷,上四碗茶。”
此时即將入冬,一路骑马奔驰进山区,气温下降许多。
“来嘞~”
茶摊的主人是个白鬚髮的老者,端著四碗热茶上桌,见几人穿著讲究,不像平头百姓,隨口閒聊,“四位打哪来啊,可是去豫州做买卖?”
崔乐进大大咧咧,“不去豫州,我们是来拜———“”
甘延词拉住他胳膊,示意別隨意暴露行踪,
崔乐进秒懂,行走江湖必须小心一点。
他开口道:“听闻这里风光好,有青山红叶,陪我家公子前来观赏观赏。”
听明白了,四人应该是官宦子弟,老者笑出褶子:“原来是四位前来游玩的贵人,陡柏山中风光確实不错,四位可来对地方了。”
老者侃侃而谈,將一些个奇观美景说了一通,好奇归好奇,可周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真听讲之中,想听出关於徐肃的信息。
落座不久,茶水刚饮半碗,南边又来一波客人。
领头的锦衣华服玉腰带,隨行十几人武袍持剑黑鬃马,明显是大人物。
领头之人落座周方旁座,侍从喊道:“老头,上好茶。”
老者见对方心里一惊,提著茶壶过去,“这位贵人,小老儿路边生意,只有粗茶一碗,您看?”
“能解渴就行。”
“好嘞~”
老者给眾人倒茶。
领头的一口下去,品了品,发笑道:“倒是別有风味。”
侍从以为他觉得难喝,小心劝道:“世子,山村野店,只有如此了。”
此人正是淮王世子,周台。
周台不以为意,“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