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布置方案(2/2)

他没有追问细节,没有斥责无能。

他只是踱步到那副巨大的电子地图前,地图上,以盘山公路为中心的红色警戒区域,烙在汉东省的版图上。

他盯著那片红色区域,久久不语。

指挥中心里,只有机器运作的嗡嗡声和压抑的呼吸声。

祁同伟站在高育良身后半步的距离,他知道,老师在思考。

而老师的思考,从来不只是案子本身。

良久,高育良终於开口,声音里带著几不可察的寒意。

“我很担心……”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担心沙瑞金是,以身入局。”

祁同伟心里猛地一咯噔。

以身入局?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被追查、搜捕、救援等一系列战术部署填满的混沌。

他一直將这次事件定性为一次有预谋的、恶性的暴力袭击。

但高育良却从另一个,一个他不敢去想,或者说没时间去想的角度,剖开了这件事的內核。

如果沙瑞金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主动的棋手呢?

他用自己的失踪作为棋子,搅动汉东这潭深水,然后自己隱在幕后,冷眼旁观,看著水里的鱼虾们,一个个现出原形,自乱阵脚。

这个想法太疯狂,也太可怕。

“他要坐看汉东政坛动盪。”

高育良的声音悠悠传来,在自言自语,又在对祁同伟做出最后的断言。

一瞬间,祁同伟感觉后背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调动全省警力,声势浩大的搜救,岂不都成了戏台上被人操控的木偶?

他们越是卖力,就越是可笑。

他想反驳,想说沙书记不会这么做,这风险太大了。

可话到嘴边,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高育良的判断,往往比现实本身还要冰冷,还要接近真相。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思。

铃声来自高育良。

高育良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眉峰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他接通了电话,声音恢復了往日的温和与威严。

“喂,亮平啊。”

侯亮平?

祁同伟的眼角抽动了一下。

这个他曾经的学弟,如今远在最高检的“天子门生”,在这个节骨眼上打电话过来,绝不会是简单的问候。

电话那头,侯亮平的声音听起来很清晰,带著他特有的那种不加掩饰的锐气。

“老师,我刚听说汉东出事了。沙书记他……”

“情况还在控制中。”

高育良打断了他,语气平淡,不透露任何有效信息。

“老师,”

侯亮平似乎没有被这个官腔挡住,他紧接著拋出了一个尖锐无比的问题,“我就是想问问您,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如果……如果沙瑞金书记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按照规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高育良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转过头,深沉的目光穿过镜片,落在了祁同伟的脸上。

那眼神里没有询问,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

——你来回答。

祁同伟明白老师的意思。

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在通过他的口,敲打在场的所有人,更是要让电话那头的侯亮平,清清楚楚地听到这个答案。

他迎著高育良的目光,喉咙发乾,每一个字都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二十四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的终点,也是政治程序的起点。”

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指挥中心里所有的杂音。

那些正在打电话的,正在敲击键盘的,正在低声討论的,全都停了下来,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他。

“二十四小时后,如果依然找不到沙书记的下落,省委必须向报告,將事件定性为『省委主要领导遭受不明袭击失联』。事件性质,將从重大刑事案件,上升为最高级別的政治安全事件。”

祁同伟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煞白的脸,继续用那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说道:“程序一旦启动,会立刻成立联合调查组。为了保证调查的绝对公正和权威,会有军方单位介入,对事发地及周边进行技术性和物理性的全面封锁控制。”

“军方介入”四个字,砸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这意味著,地方的权力体系將被瞬间架空。

他们这些所谓的实权派,顷刻间就会变成被审视的对象。

祁同伟的话还在继续。

“届时,汉东省,尤其是事发地京海市,以及负有领导和安保责任的省级相关单位,所有处级以上官员,都必须无条件配合调查组的审查。”

“个人的行动轨跡、通讯记录、社会关係、资金往来……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一遍一遍地过滤。”

他停顿了一下,最后吐出了最致命的一句话。

“简单来说,就是汉东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在座的每一个人,从我,到你们,都將成为嫌疑人。”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指挥中心死的寂静。

空气凝固了。

墙上那面巨大的电子时钟,红色的数字无声地跳动著,20:13……

20:14……

距离二十四小时的最终时限,只剩下不到二十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