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趁早收心(1/2)
好在是,姜斗植是景隆帝严防死守的对象,不能离岗太久。
因此,他只是逗弄了林嫵一回,便將玉佩还给她。
然后长臂一捞,將人圈进怀里,结结实实地在林嫵的脑门上,响亮地叭了一声。
“今日诸事不宜,不能委屈了你。”
“下次万事俱备,再给你一个美好回忆吧。”他翘唇笑道,宛如一个情场老手。
而林嫵想的却是:
瞧你都练什么了。
果然是童男子,少女心满满的,打个啵还要俱备什么呀,点红烛燃香薰唱江南何採莲,然后再亲嘴盖章吗。
真纯情……
童男子不知实情,只一味地满面春风,脚下生风走了。
林嫵默默无语了一会儿,戴好玉佩,回去当差。
养心殿里,形势依然紧绷。
一个官员战战兢兢道:
“圣上,前去賑灾的李大人,弹劾抚州总督贪污腐败,说是賑灾钱款到灾民手中只剩十之七八,賑灾粮里头还掺了陈米和沙子……”
“这点小事,也要来烦朕?”景隆帝神色不耐:“蝇头小事,莫要计较!”
说得底下人面面相覷。
一代贤师不过是为民请命,便遭了杀身之祸。灾区地方父母官贪腐賑灾钱粮,却轻拿轻放?
那官员支支吾吾:
“可是,圣上,賑灾钱粮本就紧促,还被贪去些许,致使抚州旱灾不止,大批流民北上,如今已骚扰周边五郡。”
这是在给景隆帝出难题了。
喊打喊杀谁不会,唯有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服眾。
一个当皇帝的,只是一味制裁底下人,如何理政,如何治国,又如何稳坐龙庭?
见景隆帝毫不动容,那官员心一横,颤声道:
“尤其是昌林郡受到衝击,驪山寺香火不足……”
虽然景隆帝一副百无聊赖的做派,但林嫵还是敏锐捕捉到,官员说出“昌林郡”三个字时,天子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可观下头眾位重臣,个个睁眼瞎似的,若无其事。
林嫵琢磨著,这应该是个特別的地方。
昌林郡,驪山……
她猛然想起,咦,这不是圣上生母的故乡吗?
景隆帝亲政后,力排眾议,不,根本没有排,他是直接无视了眾议,將那位宫女生母追封为贤太妃,並在她的家乡修建驪山寺,为亡母祈福。
如今官员特別提起驪山,看来是有所预谋,逼著景隆帝做决定。
要么朝廷增拨賑灾物资,解决流民安置问题,要么,就让驪山寺被流民摧毁吧。
果然,那官员话音刚落,马上有人別有用心道:
“想必太妃在天有灵,也有慈悲之心。为了將更多官中费用,用以安置流民,不如將驪山寺……”
他言尽於此,而后垂下头去。
但人人都听出他的未尽之言,不过是,想將驪山寺关闭罢了。
这无疑是在试探景隆帝的底线。
一般来说,亡故太妃的祈福寺庙,哪能说关闭就关闭。
官员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不把皇帝生母当太妃看待。
大家屏气凝神,等著看,景隆帝是要做大义灭母的贤者,还是做置灾民於不顾的暴君?
然而,景隆帝只是眼皮微掀。
他既不是贤者,也不是昏君。
而是疯子。
“不如將驪山寺,扩建一番,建成驪山別宫吧。”他淡声道。
眾臣顿时,又炸开了锅!
賑灾钱款吃紧,圣上不但不节流,还大兴土木,这可真是……
在景隆帝的霸道专制下,混乱的一日结束了。
各位大臣身心俱疲,迈著沉重的步伐,离开了养心殿。
而景隆帝,掷下最后一支珍贵的徽山金狼毫:
“一群老匹夫!”
林嫵一个箭步衝上去,若无其事地將金狼毫收进袖子里,然后掸掸衣摆,谨小慎微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