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姜嫻的异能出问题了(1/2)

可她瞧著乔童生家里人都不似倒霉之相,按理说乔童生这种倒霉气运会波及家里人的,但不仅没波及,他自己还考上了童生。

真是怪哉!

今天一天碰见两个奇怪气运命格的人,姜嫻都要怀疑自己的异能是不是出问题了?

乔童生继续道:“说来惭愧,家中供我读书多年,我却只考中童生后一直未再进一步,从八月落考至今闷在家里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实在是辛苦娘和大嫂二嫂了。

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如今上头既然颁布惠民政令,咱们目前分家是最有利的,到那时也省得娘和大嫂二嫂为我之事爭吵!”

“儿啊,可是这一分家——”王氏没有说完。

因为她知道自己这样把一家人聚在一起供著三郎读书是自私了点,可三郎一旦考中秀才那就可以永久免除赋税徭役。

若是日后再榜上有名,考中进士当官,对整个乔家都是天大的好事,吃这一时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老大和老二家的实在糊涂啊!

乔童生微微摇头,目光沉静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娘,如今分家是对我们最有利的,老话说得好,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这事是拦不住的,倒不如痛痛快快的分开,还能让家庭和睦,大傢伙都高兴。

大哥二哥为家里分担供我读书分担多年,很是辛苦,大嫂二嫂嫁进家中也未享福,也该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减轻一些了。

从今往后你和爹就跟著我过,家中的东西除了这个老房子和菜园地,其余的全均分给大房二房,我一样也不要,也不用她们写什么保证文书。

从前既出了力,日后没有享不了福的道理!只要我乔荀能出人头地,定会好好报导大哥二哥大嫂二嫂的举力供养。”

姜嫻听得跟著点头,这个乔童生不愧是读书人,说话有理有据,也是个拎得清的人。

老妇重重一声嘆息:“行吧,既然你也同意,那娘听你的!”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可把乔家大嫂二嫂高兴坏了。

爭吵落下帷幕。

姜嫻適才轻叩院门,不大不小地喊了一声:“有人在家吗?”

算是提醒乔家人,她是刚来的人,没听见什么爭吵,也省得乔家人尷尬。

乔家两个儿媳妇各自回屋盘算去了,院中只剩下老妇人和乔童生。

王氏收拾著一地的狼藉,拾捡地上的菜筐农具,乔童生帮著她一起收拾。

姜嫻推开院门走进院子。

王氏和乔荀都没见过姜嫻,见是个陌生的小姑娘,模样好,身段更好。

王氏不禁疑惑,村里谁家捂著这么个漂亮精致的小丫头?她从前怎么没见过?看著看著王氏的眼神忍不住在姜嫻和小儿子身上来回徘徊,越看越觉得这丫头怎么跟她家三郎这么有夫妻相。

乔荀沉声启口:“这位姑娘,你有什么事?”

姜嫻轻咳一声,微笑开口:“婶子好,乔童生好,我是隔壁桃源村姜家丫头,不好意思冒昧打扰一下,我想找乔童生你帮我写一份领养文书变更的契书,咱十里八乡的就你一个读书识字的人,能不能先借用你一会?”

王氏噗嗤一笑:“你这小姑娘真话真逗乐,帮忙就帮忙,什么叫借用一会!”

姜嫻咧嘴一笑,抬手挠了挠头。

王氏正好担忧儿子整日闷在屋里读书读傻了,扭头看向乔荀:“三郎啊,你快跟人家姜姑娘跑一趟吧,正好活动活动身子骨。”

“嗯!”乔荀简洁有力地答应,挑眉看了一眼姜嫻,迅速挪开目光问道:“姑娘家可有笔墨纸砚?若没有我从家里拿些过去。”

“有,我家笔墨纸砚是现成的,乔童生你只需跟我走一趟就好!”

姜嫻前世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穿越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为了防止爹娘奇怪她怎么会识字算数讲道理,时不时就往家里买些笔墨纸砚,也跟著县城里的书斋掌柜的后面学习大夏朝的文化。

总的来说如今的大夏朝和华国的明朝时期差不多,但文化却不互通。

乔荀高看姜嫻一眼,这年头村户人家有笔墨纸砚的人可不多。

“好,那我换身衣裳就来,劳烦姑娘稍等片刻!”

乔荀迈著修长的步伐进了东边的偏房。

姜嫻也能理解,这世道的读书人都注重形象。

王氏瞧著姜嫻越看越顺眼,一双精明的眼睛黑亮有神,犹如盯上猎物一般。

自家小儿子什么都好,模样好,脑子好,个子高,有才华,偏偏没有女人缘。

考中童生那会才十三岁提亲的都踏破了门槛,但那会不知道儿子日后的造化,王氏自然不敢给儿子隨意定亲。

自从三年前小儿子连续三年考院试之前倒霉出事,到现在十九岁的年纪还在童生的位置上,原先那些想说亲的也变成观望態度,有的还嫌弃乔荀倒霉,別牵连了他们敬而远之。

王氏哪受得了这个气,便给那些墙头草一样的人家记黑仇,日后就是求著她也不会同意。

眼瞅著小儿子年纪越来越大,老大老二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成婚,王氏便到处相看,左看右看十里八乡没一个看顺眼的,倒是突然闯进来的姜嫻,王氏越看越合心意。

或许儿子討个媳妇成家,还能用喜事冲冲霉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