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喜江南(21)(1/2)

第192章 喜江南(21)

隔著层银地红的地毯,砖地的冷硬还是传上了膝头。吴染格楞楞地打了个哆嗦,极慢极慢地,磕下了头去。

“奴才领命。”

“这就对了。”王氏轻倩一笑,一脸的高深难勘,“《史记》有载,齐桓公一日感嘆,尝尽天下美食,却未吃过人肉,臣子易牙就將自己的亲生儿子烹为肉羹,进献主公。现如今,我们又没叫你手烹亲子,不过是给你个將功补过、以表忠心的机会。况且我听说你那养子吴义本领甚大,年岁虽轻,在一班习武少年中已小有名气,只要手脚乾净些,別像他那废物老子,自可安然抽身。你起来吧,回去好好和吴义说一说。”王氏探过了上身,宛若往土里埋起几颗种子般,往吴染的耳洞內悉悉索索埋下了几句话。隨后她直起腰,將几綹散落的长髮拨去了肩后,“你不是一直想叫这养子考取一个半个功名吗?今年皇帝大婚开恩科,我保他一个三甲。”

也正是王氏在吴染耳眼內所埋下的这几粒种,结出了接下来一颗接一颗的恶果——

当万物发芽的春天来临时。

京中才现一丝春讯,南方却已是春韵浓郁。扬州的瘦西湖就连湖风中也载有了熏人的暖意,湖畔的安庐水殿生香、玉轩暖照。

轩窗帷箔內,一扇貂蝉拜月的纱屏后,有著翘鼓鼓的一张嘴儿,“噗”一下,把满口的酒水喷去一件绣裳上,又往一柄熨斗內吹了吹,“年下、元旦和元宵,到处都是送『炭敬』的、送节礼的,应付完这些人,还有京內外官员的差考、引见,宫里的祭享、朝贺、经筵,更不用说今年的帝后大婚,桩桩件件全离不开三爷一个人。忙成这样儿,上个月还不忘差人千里迢迢地给姑娘送年货,那些关外的野鸡、松江的白鱼、甘肃的黄羊、安徽的冬笋……皇宫大內也不见得比咱们齐全。单凭这份惦记,姑娘也该多多地保重,少愁少思,別动不动就熬著夜掉泪,可不是得叫三爷放心不下?”

“谁熬著夜掉泪了?净瞎说八道。”半年的时间,青田已生长出满头新发,蓬蓬鬆鬆地贴在两耳边。手里抓著把结络子的黑珠儿线,白了暮云一眼。

暮云熨烫著衣角,咯咯笑,“呦,不认帐!我可是听得一清二楚,昨儿夜里都快四更了还翻来覆去的,又起来摸细纸擤鼻子,不是掉泪是什么?”

青田忽地拙不成言。自棲居安庐,七个月匆匆飞过,齐奢的来信已积起了一小摞。每次读他的信,她都恨不得顺著满纸的字触到写下那些字的笔,顺著那支笔触到执笔的手,再紧扯著那手,让他把她从纸的另一端拽出来,拽进他胸怀,压去他身下。不,她不疑,也不怕,她甚至从未在乎过这隔开他们的上百天、上千里,只是她飘摇悬浮的魂唯有在他身躯真真切切的重量下才能够安然附体、无牵无掛。

念及这情思,青田的双颧微微地一红,“就算我半夜想三爷想得睡不著,你这蹄子是想谁想得睡不著才听了我去?”

小婢鶯枝头对头地坐在炕下的小杌子上打线,闻言“噗嗤”笑出了声来。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暮云的一张脸顿时比手间的熨斗还烫,蛮劲勃发地把鶯枝瞪上一眼,“小呆子敢笑我?小心点儿,赶明就叫姑娘把你送出去配人!”

青田跟著打趣道:“是啊,后园修竹歍树的小僮好不俊俏,你就跟著他留在这扬州城吧。”

鶯枝“腾”一下从杌子上跳起,小脸一下子青红不辨,“奴婢一辈子只跟著娘娘,才不嫁人呢!”嚇得丟掉了活计,三步並作两步地逃掉,那姿態早已是初长成的婷婷少女。

不多久,却又在青田和暮云的笑声中,捧著脸,忸忸怩怩地捱回来,“娘娘,黄夫人求见。”

黄夫人穿著茜红底子的百蝶穿缎衣,配沉香色裙,樗蒲纹龙凤绣鞋,一身喜气,进了房就唤人“拿毡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