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世民:吾儿有大帝之姿!(2/2)

他再一次被李逸震惊住了。

震惊之后,他又询问李逸有没有更多完善科举制度的办法。

李逸便把糊名、誉录、锁院等后世完善后的科举制度给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这些內容,自然是惊嘆不已,直夸李逸想得周到。

聊著聊著,李世民突然嘆了一口气:

“有了你说的这些办法,確实能让本朝的科举制度更公平。但是,还是解决不了门阀士族垄断知识这个根本问题啊。”

“要彻底解决,確实很难,不过,我有一门宝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李逸隨口回了一句。

闻言,李世民双目一亮,急促开口问道:

“快说,什么宝术?”

“活字印刷术!”

李逸口中吐出了五个字。

紧接著,李逸具体解释道:

“所谓活字印刷术,乃是印刷书籍之法,是我根据拓印石碑之法联想出来的。”

“先用胶泥或者木头製成大小规格一致的单字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书籍內容把单字挑选出来,平整排列在铜製字盘內製成版型。”

“然后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用一定的力量压下去就能完成印刷了。”

“印完之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另外,可准备两块铜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这样就可以连续印刷了。”

李逸大概给李世民讲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具体內容。

虽然铅活字相比胶泥活字与木活字要更好,但李逸不確定以大唐的现实情况,能不能製作出来,就没提。

听完活字印刷术的具体內容,李世民的双眸闪烁著无比璀璨的亮光:

“妙啊!”

李逸讲解得很清楚,故而李世民理解起来並不困难。

虽然还没经过实际验证,但李世民觉得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刷书籍,应该是可行的。

便在此时,李逸又最后总结了一句:

“使用活字印刷术,只要排版完成,一个熟练工一天可以印刷2000张书页以上,能让一本书的价格降低到手抄书的两成!”

“什么??”

李世民不自主地惊呼一声。

他一把抓住李逸的手,语气急促地问道:

“此言当真?”

李逸微微頷首,“当真!”

这个结论,是后世龙国的史学家综合各种史料研究出来的,他觉得可信度应该很高。

得到李逸的肯定回復之后,李世民的眼中迸发出强烈的惊喜之色:

“宝术!!绝对是宝术!!!”

不用李逸再多解释,李世民自己便已经明白活字印刷术的巨大价值了。

在如今的大唐,书籍只能靠手抄,耗时耗力。

他曾经让人抄写《史记》,三个抄书匠费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抄写完成一本。

而使用李逸口中的活字印刷术,只需一个人,只用几天功夫就能印刷完成一本。

这样的提升,简直是太大了!

並且,因为要人工抄写,所以大唐的书籍价格,极其昂贵,尤其是字跡工整无错漏的书,更是千金难求。

这就天然阻碍了寒门以及平民家庭买书读书,获取知识,让读书不再成为门阀世家的专属。

而如果使用活字印刷术將书籍的价格降低到原来的两成,就能打破这一阻碍,让更多普通老百姓有机会读书。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能够打破门阀世家对於知识的垄断。

李世民正在激动的时候,听见耳边传来李逸的一句话:

“秦叔,这活字印刷术很厉害吧,回头我拿去献给朝廷,陛下最低得封我一个开国县男的爵位。”

李逸笑著说道。

闻言,李世民哑然失笑。

堂堂皇子,居然惦记上一个区区开国县男的爵位,也是有趣。

他很期待三个月之后,李逸得知自己真实身份的反应。

“这活字印刷术,也是你所学的养龙术之中的內容?”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相比屠龙术,他更喜欢养龙术这个名字。

“是的。”

李逸点头回道。

得到李逸的肯定答案之后,李世民更想知道养龙术的更多內容了。

不过,他此时心態已经平稳下来,也不著急寻根问底了。

反正掌握养龙术的,是自己亲儿子,他以后有的是时间与机会询问。

这时,李逸开口说道:

“秦叔,先吃饭吧,边吃边聊。”

吃完饭之后,李世民自行离去。

他来的时候,心情不佳,走的时候,却是心情愉悦,脸带笑意。

这一次来李逸这里,他可谓是收穫丰富。

不但得知了大唐科举制度的许多缺陷与完善办法,而且还获得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宝术。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从李逸口中得知了养龙术的存在!

走出李逸家所在的巷子口,原本在暗中保护李世民的百骑侍卫,很快跟在了李世民身后。

“李君羡,告诉暗中保护二皇子的百骑,多留意二皇子的言行,如有异常,及时传消息入宫中。”

李世民对百骑统领李君羡下了一道命令。

虽然必须把李逸穷养在民间,但李逸的身边一直是有百骑负责保护安全的。

以前的李逸,並没表现出任何出彩的地方,所以李世民也没有让百骑过多关注。

然而,今日的李逸,却给了李世民巨大无比的惊喜。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被穷养在民间的儿子,竟然如此出色,拥有著非凡的眼光见识。

自然而然,他就想要对李逸有更多关注。

李世民莫名有一种预感,他的这个儿子,未来將会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返回皇宫之中后,李世民第一时间找到了长孙皇后。

这是这十几年来的固定流程。

因为母子不能相见的限制,所以长孙皇后只能从李世民的口中获知李逸的情况。

“二哥,逸儿可好?”

看见李世民的第一眼,长孙皇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对於李逸这个被迫无奈穷养在民间的儿子,她心中惦记得很,生怕李逸在民间遭罪。

想著李逸的其他兄弟姐妹都能在皇宫锦衣玉食长大,而李逸只能在民间过清贫日子,长孙皇后就心疼得很。

“他很好!”

“今日的逸儿,可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啊!”

李世民开口回道。

闻言,长孙皇后眼前一亮:

“出了什么事?快给我说说。”

“是关於科举制度改革的事……”

李世民把李逸提出的那些改革科举制度的办法告诉了长孙皇后。

听完,长孙皇后脸上有藏不住的惊喜。

作为华夏古代著名的贤后,她本身的能力是极其出色,能明白李逸这些建议的高明之处。

“逸儿竟然有如此高明的眼光见识!真是太好了!”

长孙皇后欢呼出声。

虽然李世民与她有安排人教李逸读书识字,但总归是从小穷养在民间,条件有限,她一直担心李逸无法成才。

此刻听李世民的描述,李逸不仅已经成才,而且无比出色,这怎能不令她欣喜?

隨之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思子之情。

沉吟片刻,长孙皇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二哥,逸儿突然变得聪慧无比,是不是面相变了?能不能让袁天罡再看一看?”

“如果真变了的话,我与逸儿是不是就能提前相见了?”

“忍了这么多年,我太想念逸儿了。”

长孙皇后的语气之中带著忧伤。

母子二人明明就在同一座城,却十几年不能相见,这令她太煎熬,太难受了。

尤其距离十五年之期越近,她的这种感觉越强烈。

李世民也理解长孙皇后的想法,並且他觉得长孙皇后的话很有道理,於是便开口回道:

“明日我就宣袁天罡入宫。”

“另外,今日还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李世民把高人梦中传“屠龙术”给李逸的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听完,长孙皇后满脸呆滯。

这些內容太惊人了!

良久之后,她才回过神来,然后开口问道:

“二哥,此事你怎么看?”

“你觉得逸儿真有大帝之姿吗?”

“可承乾已经是太子了,这该怎么办?”

“你说逸儿学了屠龙术,那以后会不会……”

长孙皇后没有接著说,但担心什么问题已经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