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逸曝光隱秘:有人把李世民耍得团团转!(1/2)
“特殊身份?”
“他就是个平民而已,没什么特殊身份。”
郑元璹摇头回道。
话音刚落下,他又改口道:
“说此人没有特殊的地方,也不对。”
“此人虽然只是平民,但却是简在帝心,对朝廷有大功劳的人。”
说完,郑元璹苦笑一声,为自己之前的误判懊恼不已。
如果早知道陛下对李逸如此看重,他绝不会同意自己大儿子郑世明让人去绑架李逸逼问烈酒酿造方法与香水配方的做法。
可惜,他现在知道得太晚了,大错已经造成,他们滎阳郑氏也付出了代价。
听完郑元璹的话,郑世明讶然出声:
“简在帝心?就因为李逸向朝廷献上了曲辕犁?陛下就如此看重曲辕犁吗?”
“没错,陛下亲口对我说,李逸发明曲辕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並且,李逸立下的功劳,不止於此。”
说到这里,郑元璹再度苦笑一声,接著说道:
“在发明曲辕犁之前,李逸还向朝廷献上了『吐蕃威胁论』之策,据陛下所言,正是得到『吐蕃威胁论』的提醒,我大唐才得以及时发现吐蕃暗中吞併吐谷浑的举动,並將吐蕃赶出了吐谷浑。”
“李逸身在长安,怎么对数千里之外的吐蕃如此了解?”
郑世明更加惊讶了。
他还没有进入朝堂为官,这还是第一次听郑元璹说起这些事。
郑元璹摇头回道:
“不知道,或许是此人真是眼光见识独到吧。”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招李逸入朝为官了?”
郑世明很不能理解。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也不会轻视李逸,更不会贸然让人去绑架李逸。
“不知道,天心难测,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真正猜得到呢?”
郑元璹嘆息一声。
闻言,郑世明沉默片刻,略过关於李逸的话题,开口问道:
“那阿耶您真要自请致仕?咱们滎阳郑氏如今在朝堂本就实力不够雄厚,您若致仕了,就更薄弱了。”
“不致仕不行啊!”
郑元璹长嘆一声。
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形势所逼,他別无选择。
“这一次,我们確实被陛下抓住了把柄,虽然下面的人会扛下罪责,但管教不严的责任,我是躲不过的。”
这一点,其实只是郑元璹的託词,更真实的原因,是他在朝堂上犯的过错被皇帝抓住了。
停顿了一下,郑元璹继续说道:
“再者,一直以来,陛下本就对我门阀世家多有不满,这一次,未必没有借题发挥,趁机打压我们滎阳郑氏的意思。”
“陛下让我自请致仕,已是留了体面,我若不识趣,那面临的,就是陛下的雷霆之怒了。”
郑元璹看得很清楚。
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不想致仕都不行。
“还是大意了!”
郑元璹心中懊恼无比地嘆息一声。
上一次栽赃陷害李逸未果后不久,他就丟掉了左武候大將军一职。
他当时要是能將这两件事联繫在一起,就肯定不会轻视李逸了。
听郑元璹这么说,郑世明的脸上满是颓然之色。
这一次,他们滎阳郑氏丟掉了两个重要財源,失去了在朝堂上的顶樑柱,真是损失太大了!
见郑世明一副很受打击的模样,郑元璹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
“目光放长远一点,一时的挫折算不得什么!”
“咱们滎阳郑氏绵延数百年,底蕴深厚,岂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今日暂退一步,未来等时机成熟,捲土重来便是!”
“孩儿受教!”
郑世明躬身应道,语气里再无半分之前的颓废。
郑元璹点点头,没再说话,而是转头看向窗外院中正在落叶的老槐树,目光中带著几分萧瑟。
虽然安慰郑世明的时候,话说得轻鬆,但他们滎阳郑氏这一次终究是损失惨重啊!
“这笔帐,日后再算!”
郑元璹的眼神变得冷厉。
他不敢记恨陛下,只能將这笔帐算在李逸身上了。
不过,现在李逸正受陛下重视,他也不敢再有任何动作,必须要静待时机。
翌日。
郑元璹在朝会之上以抱病在身,需要回老家静养为由,自请致仕。
此事一出,朝堂震惊。
谁都没想到这位两朝元老会突然请辞,毕竟他虽已年过甲,却仍精神矍鑠,没有听说过他患病的消息。
对此,李世民先做了表面功夫对郑元璹进行了挽留。
然后,在郑元璹始终坚持要致仕的情况下,“无奈”同意了郑元璹的请求。
散朝之后,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其余五姓七望的朝堂领军之人,很快私下找到郑元璹,与其进行了沟通,但却並未从其口中获得他自请致仕的真正原因。
毕竟,对於郑元璹以及滎阳郑氏来说,这是一件很屈辱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五姓七望虽然號称同气连枝,但也不是说真的铁板一块,而是各有各的实际家族利益,各有各的具体谋算。
没有从郑元璹口中获知真相,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並没有放弃,而是令人私下暗中调查此事。
因为郑元璹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太反常了。
有同样疑惑的,还有程知节与魏徵。
郑元璹的突然自请致仕,以及滎阳郑氏属下万和商会与梅香馆的突然被查封,让他们联想到了李逸的身上。
因为他们知道,万和商会之前与李逸的五粮酒肆发生过衝突。
另外,李逸最近开业的凝香阁,还对梅香馆的生意造成了衝击。
“难道,滎阳郑氏因为眼红香水生意,然后又暗中对二皇子出手了,所以遭到了陛下惩罚?”
不得不说,作为朝廷重臣,程知节与魏徵脑子转得都比较快,很快就猜到了真相。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他们两人知道李逸的真实身份,才能很快联想到这些。
两人共同想到这一点之后,又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
那就是等忙完手中的事之后,去李逸家找李逸探探口风。
另一边。
李世民在散朝之后,找到长孙皇后,与其一同离开皇宫,前往李逸的家看望李逸。
……
东市。
李逸视察完凝香阁,满意地离开了。
开业这么多天了,凝香阁的生意依然一如既往地好,每天摆上货架的香水还是能在短时间內售罄。
“果然,不论是现代女子,还是古代女子,都拒绝不了香水的诱惑!”
走在东市大街上,李逸美滋滋地想道。
这时,他突然闻到了新榨胡麻油的香气。
於是他停下脚步循著香气望去,原来是街边油坊的油坊师傅正將金黄的油装入陶罐。
看著这一幕,他突然想起了一种曾经最爱吃的“油炸点心”:千层酥饼。
来到贞观年间的大唐之后,他也吃过不少大唐的点心。
有油煎饼、胡麻饼,却没有层次分明、酥鬆香甜的“酥饼”。
为此,他特意用ai查了一下,“酥饼”確实是大唐发明的,不过是在唐高宗中后期,所以贞观朝是没有的。
“今日閒来无事,不如回去做点千层酥饼吃吃。”
拿定主意后,李逸走进油坊,买了一些新榨的胡麻油。
然后,又去买了一些刚磨的精麵粉。
將所有东西买齐之后,李逸离开东市,返回家中。
他刚刚把製作千层酥饼的原料放入厨房,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就来了。
“秦叔、孙姨娘,好久不见。”
“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好要做一种新点心。”
李逸一边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迎进门,一边开口说道。
长孙皇后一听,来了兴趣。
“什么新点心?我帮你一起做。”
她虽然对厨艺不怎么擅长,但对製作糕点,却是很有兴趣,比如她曾经就宫中御厨学习马蹄酥的製作工艺。
这时听到李逸发明了一种新糕点,她很想参与一下。
“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