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十五年期满!李逸入皇宫见天子!(2/2)

但很可惜,没有人告诉他们內幕,甚至魏徵让鸿臚寺安排的人,还不允许他们放马出来(这都是魏徵事先的安排,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许放马出来。)。

看到李承乾的人失败,李泰差点没控制好內心的喜悦,幸好他及时把刚刚出现在脸上的笑容收了回去。

假惺惺地安慰了几句他的太子大哥之后,李泰信心十足的派出了他的人。

然后,没有一丝丝意外,他的人也失败了。

李泰预想中的力挽狂澜,並没有出现。

见此情形,李泰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看到李泰派出去的人失败而归,李承乾心情很是愉悦。

自己的失败固然伤心,但李泰的失败却让他很开心。

“李郎君,只能看你的了!”

魏徵沉声对李逸说道。

李逸隨口回道:

“放心,很快解决!”

“魏相,走吧,先把马驹与母马一起放出来。”

魏徵点了点头,跟著李逸一起走上前。

没有任何意外,饿了一天一夜的小马驹们被放出来之后,马上凭著本能朝著自己的母亲奔去。

很快,每匹小马驹都准確无误地找到了自己的生母,並开始依偎在母马身旁吃奶。

“正使,此题可算解答出了?”

魏徵问禄东赞道。

禄东赞点头:“算。”

他並不意外这个结果。

昨日魏徵开始派人不给小马驹喝水吃饭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此时的结果。

甚至他昨晚还想过派人偷偷给马驹餵食,只不过大唐一直有人在看守,他的人找不到机会。

“没事,还有两道难题。”

禄东赞在心中自我安慰了一句。

便在这时,李逸走到九曲明珠前面看了一眼,然后开口对魏徵说道:

“魏相,让人拿点蜂蜜,再几只体型较小的蚂蚁来。”

魏徵点头,很快吩咐下去。

趁著等人拿蜂蜜与蚂蚁来的时间,李逸来到一百根小木头前面。

“魏相,让人抬盆水来。”

相比较蜂蜜、蚂蚁,水更好找,来得更快一些。

等魏徵让人把水抬来之后,李逸令人將一根木头放入水中。

木头一入水,便出现了不同的状態,一端下沉,一端上浮。

“下沉的一端,是根部。上浮的一端,就是梢部。魏相,让人挨个试吧。”

李逸指著水中的木头,对魏徵说道。

魏徵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安排人照做。

接下来,按照这个方法,不断有木头的根梢被標註出来。

一旁的禄东赞见状,走上前去对比了他们暗中做好的隱秘標记,结果发现全是对的。

於是他忍不住开口问李逸道:

“如此判断,是何道理?”

听著禄东赞的问题,其余人也看向李逸,他们也不明白这怎么就能判断出根梢?

见状,李逸解释道:

“木头的根部密度较大,所以放入水中会下沉;梢部密度较小,则会向上浮。”

“密度?这是何意?”

眾人听得有点懵。

“这个不好解释,还是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吧。”

李逸没兴趣给这些人普及解释密度这个名词的概念。

正好这时候,魏徵派出去找蜂蜜与蚂蚁的人回来了。

李逸接过这两样东西,来到九曲明珠面前。

他將丝线一端轻轻系在蚂蚁腰间,又在九曲明珠的另一端涂抹上蜂蜜,接著小心翼翼地將蚂蚁放在珠孔处。

然后,眾人就看见蚂蚁扭动著身躯,朝著珠孔內缓缓爬去。

眾人不禁屏气敛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蚂蚁的动向。

没过多久,蚂蚁就带著丝线从另一端的珠孔钻了出来,成功將丝线穿过了九曲明珠。

“成功了!成功了!”

大唐的人都欢呼起来。

与此同时,一百根木头的辨认完成了。

“正使,贵国的三道难题,已经被解答,此赌约,我大唐胜了!”

房玄龄看著禄东赞,傲然说道。

他现在的心情非常好,前两天的不爽,此时全部发泄出来了。

自己提的赌约,哭著也要认!

禄东赞再是不甘,也不能否认赌斗的结果。

他对著李逸拱手一礼,沉声说道:

“这位郎君才智过人,禄东讚佩服!”

接著,他又对房玄龄与魏徵说道:

“吐蕃愿赌服输,此次不再提求娶公主之事。”

“並且,吐蕃从此成为大唐的属国!”

“如此甚好!”

房玄龄与魏徵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带著欣喜。

便在这时,李逸突然开口对禄东赞说道:

“正使大人,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这里有一道题,不知道正使能否解答?”

“郎君请说。”

禄东赞自认为才智过人,当然不会畏惧李逸的问题。

再说当著这么多大唐文武百官的面,他要是拒绝回答李逸的问题,肯定会被大唐人嘲笑,他与吐蕃,都丟不起这个脸。

“正使大人,果然爽快豪气!”

李逸捧了禄东赞一句,然后说出了自己的题目:

“听闻吐蕃边地常有马贼出没,贞观某年春分时节,戍边校尉王某於黄昏戍时,抬头仰望北斗星,测得斗柄指向与地平线成三十八度角,隨即率军突袭马贼窝点。”

“请问正使大人,你可知道,这伙马贼最可能说哪句方言?我给正使四个选项。”

说罢,李逸列出四个选项:

“一:俺们这旮沓没犯事啊!”

“二:儂怎敢乱闯民宅!”

“三、弄啥来咧?撤怂!”

“四、吾等乃良民,何故擒我?”

说完四个选项,李逸对禄东赞说道:

“请正使从这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並解释说明原因。”

听完李逸的这个问题,禄东赞一脸懵逼。

不是,前面的介绍,跟后面的提问有关係吗???

这问题確定是正经问题???

禄东赞扫视了一下除开李逸之外的大唐眾人,发现这些人也都是一脸茫然。

“此问题,我需要时间思考。”

禄东赞没有头绪,只能这么对李逸说道。

李逸很大方地表示理解:

“没问题,我也给正使大人三天时间。”

“好,一言为定!”

禄东赞沉声回道。

隨后,眾人散去,李逸等人离开了鸿臚寺,而禄东赞则是回到自己屋中,开始思考李逸提的这个问题。

离开鸿臚寺之后,在同行路上,房玄龄、魏徵等人对著李逸各种夸奖称讚,听得李逸实在受不了,赶紧声称自己有事先走了。

然后,他前去东市视察了一下自己的凝香阁,还去五粮酒肆找了一下董彦,问了问他有没有跟吐蕃人搭上线,结果得知没有。

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让董彦不要急,耐心等著就是。

办完这些事之后,李逸返回了自己家中。

而就在李逸忙这些事的时候,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也在宫中为李逸准备回宫庆功晚宴,並同时派人通知了大唐宗室与文武群臣。

时间一点点过去。

到了夜色渐晚的时候。

大唐宗室与文武群臣纷纷赶往皇宫。

与此同时。

李君羡驾驶著一辆马车来到了李逸家门口。

咚咚咚!

在李君羡敲门之后不久,李逸来打开了门。

见到李君羡之后,李逸疑惑地开口问道:

“李统领,您找我何事?”

“奉陛下旨意,邀请李郎君入宫参加庆功晚宴!”

李君羡的语气之中,带著恭敬。

因为他知道,今晚就是二皇子殿下身份大白於天下的时候!

不过,按照陛下的命令,二皇子殿下的身份,必须等到二皇子殿下入宫之后,由陛下与皇后亲自告知。

在此之前,其余人不得透露半点。

“庆功?庆什么功?不会是因为今日解答吐蕃三道难题的事吧?”

李逸试探著问道。

李君羡点头回道:

“正是。”

“李郎君,请上马车。”

“好。”

弄明白是什么事之后,李逸也没有囉嗦,直接上了马车。

说真的,能让皇帝心腹、百骑大统领亲自驾驶马车送他入皇宫,他还有点小激动。

噠噠噠!

马蹄声中,马车前行,朝著皇宫而去。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

车厢中的李逸感觉马车停了下来。

“李郎君,我带您前往晚宴举办大殿。”

下了马车之后,李君羡带著李逸行走於皇宫之中。

很快,两人来到了一间大殿的门口。

“李郎君,您请进吧。”

李君羡停下了脚步,示意李逸自己推门而入。

李逸不疑有他,直接推开门走入殿中。

然后,他发现殿中只有两个人,一人身穿龙袍,一人身穿凤袍,全都背朝他。

皇宫中,穿龙袍与凤袍,必然是皇帝与皇后无疑。

李逸赶紧跪地参拜:

“草民李逸,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他的话音落下,皇帝与皇后转身。

看见两人真容,李逸瞳孔地震,瞬间惊呼出声:

“秦叔!!孙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