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离谱的「捉钱令」!李逸当面懟李世民!(2/2)
其效果是显著的,仅仅推行一年,就为朝廷增加了40万贯的財政收入,极大缓解了当时朝廷的財政危机。
所以,李逸说实行盐铁专营能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真不是假的。
想想看,在安史之乱那一场让大唐人口锐减三分之二的血腥叛乱之后,盐铁专营一年就能为朝廷增加40万贯的收入。
那么,在这个號称盛世的大唐,实行盐铁专营无疑能为朝廷增加更多的收入。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李逸给李世民提这个建议,並不是真的让李世民推行盐铁专营,就是调侃李世民而已。
他知道李世民不会同意的。
果然,听到李逸这个提议,李世民摆手道:
“这不行,盐铁专营与民爭利,坏处很多,朝廷不能这么做。”
闻言,李逸嗤笑一声道:
“阿耶啊,这些话,你骗骗自己就行了,就別拿来骗我了。”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別说得你真不想实行盐铁专营一样!”
“胡说,朕想要做的事,谁能阻止?”
李世民他的脸色微红,情绪有点激动。
接著,他又义正词严地说道:
“朕只是觉得没必要而已,朝廷还不至於穷到与民爭利的地步!
“这样啊,那阿耶你为什么要让朝廷衙门自收自支、官员自谋生路呢?又为什么要给衙门配『捉钱令』呢?嘿嘿。”
李逸笑嘻嘻地揭穿了李世民的强行挽尊。
是的,此时的大唐是古代盛世不假,但盛世並不意味朝廷不缺钱。
只是李世民用了很多神奇的手段节省朝廷开支。
比如李逸此时说的这事,大唐朝廷给官员的工资与衙门的办公经费都捨不得发全,而是补充採取了“公廨田”、“公廨钱”、“职分田”等手段。
所谓“公廨田”,就是朝廷给各个衙门分点地,而所谓“公廨钱”,就是朝廷给各衙门发的启动资金。
然后,让各个衙门自己种地產粮、拿钱放贷,这就是衙门的办公经费了。
至於官员,也根据职位高低分配一些地,就是所谓的“职分田”,而这些田每年的营收,就是官员的工资。
说实话,“公廨田”与“职分田”,放在华夏古代这种土地就是財富的农业社会中,倒也说得过去。
不会种地,还可以租出去给別人种,总之是能创造收入的,就是多少的问题。
但“公廨钱”这事,就有点扯淡了。
首先,政府衙门拿钱放高利贷这事,就挺荒唐的,这就不是一个政府衙门该干的事!
其次,就算在后世现代社会,银行要找长期、稳定、高息的贷款客户,都相当不容易,何况农业社会?
社会上哪有那么多人需要贷款啊?更何况还是高利贷!
因此,朝廷衙门拿了“公廨钱”也没用。
他们找不到长期需要贷款的客户,也就没办用“公廨钱”为衙门创造收入。
那怎么办?
贷款放不出去,赚不到利息钱,朝廷衙门就没有足够的办公经费。
面对这种困境,天可汗陛下又极具创造性地发明了“捉钱令”这个神奇的岗位。
所谓“捉钱令”,就是衙门里专门负责打理“公廨钱”的“临时工”。
一般来说,衙门都是找大商人来担任。
为什么呢?
因为大商人会赚钱,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商人自己有钱!
只有大商人,才能完成朝廷衙门的对於“公廨钱”收益的考核目標。
知道朝廷要求“公廨钱”的收益目標是多少吗?
年利96%!!!
只能多不能少!!!
这个收益水平,放在后世,属於极高风险区间,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了。
但,这只是李世民给“捉钱令”们下达的最低任务目標。
就问离不离谱?
这么高的收益目標,按照正常的商业经营手段,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是“捉钱令”自己出钱垫了。
那大商人们为什么肯自己补钱干这事了?
这就不得不说天可汗陛下的另一个创新性举措了。
李世民为了鼓励商人们“不计得失”,勇於承担“捉钱令”这个“美差”,允许他们每家出一个人在基层担任政府官员。
嗯,说直白一点,这就相当於是卖官了。
而对处於“士农工商”最底层,连科举都不允许参加的唐朝商人们来说,这无疑具有极大吸引力!
想想看,一个商人家庭出了一个官员,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啊!
所以,虽然有著年利96%的超高要求,但大商人们的积极性相当高,爭先恐后要担任朝廷的“捉钱令”。
其实吧,李世民发明这些东西的时候,还算是比较文明的,起码讲究一个自觉自愿。
但到了李治时期,就不一样了。
他取消了“捉钱令”,让官府直接把“公廨钱”交给当地的富户,至於富户怎么打理,那朝廷就不管了,反正按月交利息给朝廷就行。
这就相当於是赤裸裸的讹诈了。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大唐朝廷连这么没有下限的事都能干,为什么就不实行盐铁专营呢?
自然是因为如同李逸所说,朝廷做不到!
说回眼前。
被李逸用“公廨钱”与“捉钱令”懟了之后,李世民有点恼羞成怒了。
他直接踹了李逸一脚:
“会不会好好说话?”
“会会会,阿耶不实行盐铁专营,是胸怀天下,一心为民,体恤百姓,不与民爭利!”
李逸担心李世民红温,赶紧改口拍李世民马屁,一连串讚美之词脱口而出。
李世民听著李逸这毫无诚意的吹捧,没好气地说道:
“行了行了,別说这些假惺惺的话了。”
“盐铁专营这事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不行。”
“具体为什么,以后你就知道了。”
“我现在就知道啊!”
李逸隨口回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后狐疑地问道:
“你知道?”
“知道!”
李逸认真的点了点头。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了李逸一眼,开口问道:
“那你说说,为什么朝廷不能实行盐铁专营?”
他倒要看看,李逸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
李逸也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