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事情有所进展(1/2)
“沈同志,谢同志!你们怎么来了?”他语气中是掩不住的喜悦,隨即又道,“沈同志你什么时候来的京市?正好,我请你们吃饭!”
沈云梔笑著摇头:“饭就先不吃了,贺老师。我们这次来,是特地有事想请你帮忙。”
“帮忙?”贺云舟神色一正,没有任何犹豫,“你说。当初要不是你在我母亲面前说的那番话,我也不可能有今天。只要我能做到的,定义不容辞。”
沈云梔心中感动,儘管这辈子的她和师父不像后世那样有著几年的师徒情谊,儘管他们的相处只有在故宫修復古画时那短短的两个月。
可是这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让两人惺惺相惜。
沈云梔目本人山本浩一在香江大放厥词,妄称敦煌壁画应属目本的事情快速说了一遍。
贺云舟听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温文尔雅的气质被一股怒气取代。
“岂有此理!简直是强盗行径!敦煌壁画是我华国千年艺术瑰宝,他们怎敢如此信口雌黄!”
他父亲曾为壁画修復耗尽心血,他比常人更能体会这份无耻言论带来的愤慨。
“所以我们才急需找到一切可以证明我们研究和保护歷史的证据。”沈云梔切入正题。
“我记得你父亲贺知谦先生,当年就是敦煌壁画研究院的核心专家之一?不知道……贺伯伯有没有留下一些关於壁画方面的资料?”
“有!”贺云舟肯定地点头,“父亲去世后,我妈把他生前所有的笔记、手稿都偷偷保存了下来,藏得很严实。运动最厉害的时候,有人来查问,我妈一口咬定早就烧掉了,这才保了下来。”
三人当即动身前往贺家。
贺云舟带著他们径直走进母亲的房间,在沈云梔和谢祁白惊讶的目光中,他费力地將沉重的木床挪开一角,又小心翼翼地撬开床脚位置的几块地砖,这才从下方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木盒子。
沈云梔看得咋舌,难怪能在那段动盪岁月里保存下来,贺母这藏东西的地方,真是煞费苦心!
贺云舟拂去盒子上的灰尘,郑重地打开。
里面整整齐齐地放著好几本厚厚的、页面泛黄的笔记本,一些已经褪色的素描手稿,以及一张老照片。
他拿起最上面一本笔记本翻开,里面是贺知谦先生工整而详尽的记录。
还有一些是临摹的壁画线稿,线条流畅精准,尽显功底。
盒底则是一张黑白合影,照片上方写著“敦煌文物研究所全体同仁合影,1958年於莫高窟”。
贺云舟指著前排一位清瘦戴眼镜的人道:“这就是我父亲,贺知谦。”
沈云梔和谢祁白仔细翻阅著这些珍贵的遗物,心情激动。
这些工作笔记,不仅是贺知谦个人的心血,更是那个年代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篳路蓝缕、默默耕耘的实证!
“贺老师,这些笔记和照片非常重要,我们想借用一下,或许到时候可以作为反击目本谎言的证据。”沈云梔恳切地说,“我向你保证,用完一定完璧归赵。”
贺云舟毫不犹豫地將盒子推向她:“拿去吧。我相信你。能让父亲的心血为国家、为民族尊严出一份力,他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沈云梔和谢祁白郑重地接过这沉甸甸的木盒,不敢再多耽搁,辞別贺云舟,带著这满载著希望与证据的盒子,匆匆离开了贺家。
回到了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然黑了,只是谢徵却还没回来。
沈云梔放下东西,忍不住问谢奶奶:“奶奶,爸还没回来吗?”
谢奶奶担忧地摇摇头:“没有,出去就没回来过,估计这会儿部里都忙成一锅粥了。”
自己儿子是搞外交的,她也知道每当这种时候,外交部就是最忙的时候。
她赶紧招呼沈云梔和谢祁白兄妹二人吃饭:“快,你们先吃饭!天大的事也得好好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