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森林小屋被人抢住(1/2)

交大队部可不是白交。

秋假孩子们拾秋,捡到的粮食,按照规矩来说, 是应该交给生產队的。

不过,规矩是规矩。

没有人会去较真,都是谁家孩子捡的,归谁家。

张红旗把这些麦穗,稻穗交到大队部,是替他们交伙食费的。

抵他们每个月三十斤粮食的伙食费。

张红旗看著在地上堆成高高一大堆的麦穗,忍不住感慨。

用收割机收割,唯一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会遗漏不少麦穗或者稻穗。

小树林他们几个孩子,一天下来,就捡了二三百斤。

这还是打完麦子之后的重量。

可见,收割机遗漏了多少麦穗。

今年生產队的收穫如何 张红旗不知道。

各家各户,收穫肯定不少。

家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一个秋假,捡上几百斤粮食,很轻鬆。

其实,以前他在十八连的时候,地里也会有不少遗漏的麦穗、稻穗。

一开始,十八连的知青队长,妇女队长还会组织知青去地里拾秋。

口號就是颗粒归仓。

但是,后来,隨著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

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拾秋。

后来,乾脆不再管那些遗漏的粮食。

十八连附近的生產队,每年秋天,都会赶在十八连秋收结束后,翻地之前。

组织人到十八连的耕地里拾秋。

张红旗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感慨。

各个生產队的拾秋队伍,实在是壮观。

每个生產队都是集体出动,好几辆马车拉著人,到农场的耕地。

一天下来,捡到的粮食,能把马车装满。

吃完晚饭后,大丫二丫带著孩子们离开。

北山坡只剩张红旗一个人。

转眼第二天,张红旗早早带著黑王等狗子,离开北山坡。

今天张红旗要去小屿沟,处理他的土砖。

把土砖翻一下,然后顺便打点猎物回来。

家里的猎物不多了。

孩子们这么努力的拾秋,总要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一路走走停停,黑王等狗子是一点都没閒著。

不时就钻进丛林中,给张红旗叼回一只野鸡或者一只野兔。

黑王等狗子捕猎的技术越来越精湛,围追堵截的战术,应用的非常熟练。

不然,野兔可不是那么容易捕捉的。

野兔的速度,一点不比猎犬的速度慢。

尤其是短距离的爆发速度,要比猎犬快很多。

而且,野兔的体型小,调头更加灵活。

单独一只猎犬,单打独斗的话,很难抓到野兔。

但是,猎犬可以互相配合,围追堵截之下,就变得很轻鬆。

张红旗挥舞著赶山杖,一边赶路,一边还能轻鬆收穫猎物。

很快,张红旗抵达小屿沟。

张红旗先去建好的森林小屋看了看。

看著小木屋里留下的痕跡,张红旗无奈的摇摇头。

他这边刚刚建好,就有人抢先入住了。

这也是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

山里各种森林小屋有很多。

都是经常进山打猎的猎人,或者赶山人搭建的森林小屋。

这些森林小屋,谁都可以居住,只是不能破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