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恭送陛下殯天(2/2)

这事他看得明白,谢矜臣让一步,不单单是怜惜妹妹,怜惜是有的,此外包含如何跟父亲撕破脸对峙的迟疑。

湖广境內,谢矜臣下令让大军驻扎在三十里以外,带闻人堂和一百亲兵去总督府。

闻人堂面色铁青,“大人,虽说虎毒不食子……”

“本官若怕死,还怎么跟他斗。”谢矜臣冷嗤一声,眼神凉薄地眯起,不畏不惧。

总督府,狄青恭敬地唤一声“大公子”,將他引去后院的水上凉亭,镇国公早在亭中候著。

湖广到底是他的地盘,人到了这片地就是透明的,他差下人倒茶,状若不知问,“所来何事?”

“愿与父亲下一盘棋。”谢矜臣淡漠道。

眨眼的功夫。

红漆石柱,绿水灰桌,上面铺著一张胡木色棋盘,盘上经纬分明,列阵如城。

“坐。”粗糲的手轻轻抬起,腕口掖著一抹红。

谢矜臣垂眸,见手边一盅白子,他不欲饶舌,落座后,执一手白棋,先落子於四四星位。

象徵大军登场,旌旗猎猎。

镇国公面容肃穆儒雅,执黑子落在对角。

象徵行军中侧翼探路。

对了三招,谢矜臣执白棋连布两子,步步为营。

黑棋紧追不捨贴著白棋游走。

接著二人以棋子进行了突袭,烧仓,回援等等回合,各自捲走的黑白棋子似血沫横飞。

两个时辰后,亭中对坐的两人皆端正脸色,似经歷鏖战。

盘上棋子越来越少,杀机越来越重,黑白两方势如千军万马,践踏烟尘,虚空中恍惚听到號角爭鸣。

夜色渐渐浓了,月亮的影子在湖面泛著微波,亭中的两人对坐,没有丝毫懈怠。

小丫鬟悄悄点上灯,將亭子照得如同白昼,又退下去。

棋盘上战况热烈。

最后,一枚白棋点在要害之处,如同一剑穿喉。

镇国公捏著黑子,思考半晌放回棋盅里,从容自若,“为父输了。”

“父亲以白子予我,使我占了先手优势,输的这一子又算的了什么。再来。”

镇国公脸上沟壑纵横,他望著对面的年轻人,摇头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输给自己的儿子,没甚好丟人的。”

谢矜臣听他说儿子二字狠狠皱眉,他最厌恶这句话里的感慨。

“棋盘之上不见血,可再起一局,兵却无再生的道理。输了就是输了。”浑厚的嗓音含著复杂的深意。

似在说自己,又似在劝人。

这等书上讲烂的道理,只有王崇说,谢矜臣才会听两句,此刻自然没有耐心,他眉眼冷戾地起身,“镇国公既输了,便好生待在湖广,十年內莫再起旁的心思。”

他浑身冒著寒意,踏著月色离开凉亭。

闻人堂站在曲廊之外,看不清里面的状况,还以为输了不敢问,急忙跟上去,又发觉不对。

贏了,但主子心情不好。

军队似退潮一般撤回,整齐威肃,纪律严明。

回到杭州城,丫鬟小廝们风风火火开始收拾行李,这一次返京,便不会再回来,姜衣璃看著那只粉釉臥狮笔架被包裹在匣子里,再放进箱中,一层一层,密不透风。

她知道,自己要从黑瓦白墙的牢笼,换到深墙大院的牢笼里去,命运就像这只笔架。

被人带著南下北上,由不得自己。

十月廿一,谢芷在晌午抵达京城,谢矜臣等人中途走得快些,在日落前抵达京城。

同一日到京,这个时辰当然是算好的。

皇宫里,朱潜听说谢芷归来,本躺在榻上歇息,强撑著爬起来,病容消瘦,“皇后回来了,谈得如何?”

皇城也有探子,可自从冷落锦衣卫后,朱潜养的探子尸位素餐,没多大用处。

甚至连一只鸽子都飞不进江南。

谢芷面色冷白,带著一种死人的诡异感,她小巧的圆脸勾著笑,“都下去,此事隱秘,本宫要亲自跟陛下说。”

宫女太监有序撤退。

半盏茶后,殿內传来屏风桌椅倒塌声,瓶古董摔得满地都是。

朱潜拖著疲惫的身子喘著气绕柱跑。

谢芷追不上他,冷下眉眼,怒声斥责道,“陛下!你不要再跑了!”似母亲在痛斥儿子。

朱潜脸色惨白,哪肯听她的,上气不接下气。

扑通一声,摔倒在博古架前,两只腿直蹬,一只秀气的手掐住他的脖子。帝王垂死挣扎,眼珠往外瞪。

谢芷生著清秀的脸庞,她哼了一声,眉间锁著一丝厌倦,痛斥道,“陛下,为了臣妾和瑞儿,你就牺牲一回吧!”

她的手狠狠地掐住朱潜的脖子,越发使劲,腕骨青筋凸显。

被骑在下方的帝王脸色逐渐发紫,出气多,进气少,他睁大著眼睛,不可置信地盯著寢殿顶部的螭龙雕饰,最终停止了呼吸。

谢芷依旧不肯松,使劲掐住他,直到温度变凉,她才鬆开手。

站起身来,赤金的凤袍垂顿在地,华美雍容。“来人吶,陛下驾崩了!”

寂静的宫殿里接著传出癲狂的笑声。

谢矜臣的马车在此时抵达京城,沈昼先回镇抚司,姜衣璃撩帘想换车,被人拽回跌坐在软垫上。“你坐这辆,本官下去换车。”

在途中,姜衣璃表明不住国公府,谢矜臣好脾气地答应,命人提前收拾水月轩给她,还顺带承诺到京城后把地契房契也一併给她。

让人颇为意外。

姜衣璃尤其迷惑,她才怀疑膳食有问题,问题立刻消失了。

想要住府外自由些,他居然水灵灵地答应了。

但不管怎么说,姜衣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空间,二人分道,一个往燕庭路的水月轩,一个往皇城而去。

当晚,皇权再次交接。

年不满一岁的皇太子朱瑞登基称帝。

崇庆三十三年,年初和年末,在谢矜臣主持下,龙椅经歷两次平稳换人。

谢芷升为太后,迁居慈寧宫。

谢矜臣升內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这年他二十四岁,坐到了他老师七十岁坐上的位置。

文武百官梦寐以求的群臣之首。

除此之外,满朝皆知,首辅不干政。摄政。

燕庭路,一只玉色的手撩开车帘,眼前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姜衣璃踩著横木,眼神从街巷一一扫过,瞧见家医馆飘著旗,里面走出一位俊俏的白衣青年。

她的目光停了一停,那青年若有所感,回头,眸中溢出惊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