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外来商队太少?那会影响我购物!(1/2)
陈默的眉头紧紧锁起,那块本应香甜软糯的桂糕,此刻在嘴里却如同嚼蜡。
招商引资?
这四个字像四只苍蝇,在他刚清净下来的脑子里嗡嗡作响。
人更多,意味著麻烦更多。
声音更嘈杂。
街道更拥挤。
他好不容易把清河县打扫乾净,就是为了能有一个类似前世高档小区的清幽环境,现在系统却要给他搞成一个喧闹的批发市场?
岂有此理!
陈默面无表情地將那包桂糕收好,起身返回县衙。
他决定了,这个所谓的“大礼包”,就让它在脑子里发霉,烂掉,也绝不拿出来用。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过得无比舒心。
每天睡到自然醒,去后院的池塘边喂喂鱼,然后溜达到街上,买点心,听听书,日子悠閒得让他几乎忘了自己还是个县令。
然而,这种舒心在第三天下午,戛然而止。
他想换一身更柔软的常服,逛遍了全县最好的三家布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粗麻或者稍微好点的布,顏色单调,手感粗糙。
他想喝点新奇的茶叶,可城里最大的茶馆里,卖的还是那几种他已经喝腻了的本地炒青。
就连他想买个新鲜点的小玩意儿解闷,市集上的货郎摇著拨浪鼓,卖的还是那些泥人、竹蜻蜓,十年如一日。
清河县是乾净了,繁荣了,但骨子里,还是那个物资匱le乏的小县城。
他的购物选择,实在太少了。
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退休生活品质。
陈默坐在茶馆二楼的窗边,看著楼下熙熙攘攘但商品重复的人群,心中那份对“招商引资”的抗拒,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如果……如果能买到江南的丝绸,蜀中的锦缎呢?
如果能喝到武夷山的岩茶,西域的香料呢?
如果能有一些构思精巧的机关小玩具呢?
忍受一点点噪音,换来生活品质的极大提升……这笔帐,似乎……划得来?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疯长,缠住了他的心。
第二天,主簿前来匯报工作,主要是关於县衙財政的一些琐事。
陈默心不在焉地听著,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
“……大人,以上便是近期的財政收支,请大人过目。”
主簿恭敬地递上帐本。
陈默没有接,他抬起眼皮,淡淡地开口。
“城里,还是太冷清了。”
主簿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冷清?
大人,现在的清河县,比起您刚来的时候,简直就是天上人间了,怎么会冷清?
他不敢反驳,只能揣摩著圣意。
“大人的意思是……我县的商业,还有待发展?”
“嗯。”
陈-默从鼻子里发出一声。
“东西太少,逛著没意思。”
他说的完全是字面意思,但落在主簿耳朵里,瞬间就被解读出了万千深意。
大人这是不满足於眼前的成就啊!
也是,清河县如今路通了,城洁了,治安好了,税制也改了,百姓安居乐业,这“巢”已经筑好,下一步,可不就是要“引凤”吗!
县令大人果然是高瞻远瞩,我等只看到了第一层,大人已经想到了第五层!
主簿內心激动得无以復加,深深一揖。
“大人明鑑!下官愚钝!不知大人有何良策?”
陈默懒洋洋地从椅子上拿起一张纸,这是他昨晚根据系统那个“大礼包”的內容,隨手写下的几条。
他把纸丟给主簿。
“就这么办吧。”
“外地来的商队,第一年税收减半。”
“在咱们县里,货物要是被偷被抢了,县衙负责追缴,追不回来,按价赔偿一部分。”
“还有,別让他们为了盖章办事来回跑,弄个地方,让他们一次把事办完。”
“具体的,你们自己去想,別来烦我。”
主簿双手颤抖地接过那张纸,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惊雷一样在他脑中炸响。
减税!
安全担保!
简化流程!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举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