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士绅抱怨太多?那会影响我清净!(1/2)

碎裂的青瓷片,在冰冷的地砖上溅开,像一朵凋零的惨白朵。

温热的茶水,无声地浸润著陈默的官靴,带来一丝黏腻的触感。

他的视线,死死地钉在那封来自州府的急信上,主簿那张因狂喜而扭曲的脸,在他眼中变得模糊不清。

“大人,您……您没事吧?”

主簿的声音里带著一丝关切,但更多的,是无法抑制的兴奋。

陈默没有回应。

他的脑子里,只剩下几个字在疯狂迴荡。

“为您请功!”

功。

又他娘的是功。

他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像被两根钢针狠狠扎了进去,一阵阵地抽痛。

这个年,怕是过不成了。

不,是这个清河县,怕是待不下去了。

他只是想早点拿到钱,给自己紧巴巴的县令生活添点乐子,怎么就成了“体恤下属,恩威並济”了?

他只是想让百姓有地方吐槽,省得天天来县衙门口堵著自己,怎么就成了“吏治清明,广开言路”的铁证了?

这群人的脑子到底是什么构造?

陈默缓缓地坐回那张他大价钱换了软垫的梨木椅上,身体深深地陷了进去,仿佛想把自己藏起来。

他需要安静。

(请记住 101 看书网伴你閒,101????????????.??????超方便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他现在迫切地需要绝对的,不被打扰的安静。

然而,麻烦似乎从不单独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发现县衙外,多了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

这些人,衣著光鲜,举止斯文,三五成群,总是在县衙对面的茶楼里窃窃私语,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县衙大门。

他们是清河县的士绅。

是那些读过书,有田地,在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陈默的新政,比如“摊丁入亩”,动了他们的蛋糕。

比如“百姓调解委员会”,削弱了他们的话语权。

之前,这些不满只是零星的,不成气候的抱怨。

可现在,隨著陈默的“政绩”被州府一次又一次地表彰,这些士绅们似乎感受到了危机。

他们的抱怨声,也从私底下的嘀咕,变成了茶楼酒肆里半公开的议论。

“这位陈大人,心思全在那些泥腿子身上。”

“摊丁入mu,听著是好听,可我家里几代人积攒的田地,岂不是要多缴数倍的税?”

“还有那什么百姓信箱,简直是胡闹!长此以往,刁民当道,我等读书人的脸面何存?”

这些声音,像夏日午后的苍蝇,嗡嗡嗡地,顺著风,钻进陈默的耳朵里。

他本来就因为州府的“请功”而心烦意乱,如今更是被吵得头昏脑涨。

他不想跟他们辩论什么新政的利弊。

他也不想召集他们开会,听他们引经据典地长篇大论。

太累了。

陈默唯一的念头就是:求求你们,闭嘴吧。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喝茶,安安静静地发呆,安安静静地等到任期结束,然后拿著积蓄告老还乡。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陈默躺在后院的躺椅上,眯著眼,享受著难得的片刻寧静。

师爷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脸上带著一丝为难。

“大人,城西的张乡绅,还有城南的李秀才,又在清风楼里议论新政了……”

陈默的眼皮动了动,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那嗡嗡声,又开始了。

他烦躁地摆了摆手。

“让他们议论去。”

师爷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可……他们说的话,有些难听,已经影响到县衙的威信了。”

陈默终於睁开了眼。

他的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纯粹的,被噪音打扰了清梦的厌烦。

他沉默了片刻,脑子里那个专门用来偷懒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堵不如疏。

一个一个去谈话,太费口水。

把他们都抓起来,又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吵个够吧。

“师爷。”

陈-mo的声音,带著一丝刚睡醒的沙哑。

“你去传个话。”

“告诉那些喜欢议论的士绅们,本官给他们找了个地方。”

师爷愣住了。

“地方?”

陈默坐起身,伸了个懒腰,骨头髮出一阵咔咔的轻响。

“就清风楼吧,我看那里挺宽敞的。”

“你去做个牌子,掛在清风楼的二楼雅间,就叫『士绅议事堂』。”

“以后,他们有什么对新政不满的,有什么意见建议,別在外面瞎嚷嚷,影响市容。”

陈默端起手边的凉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让他们都去那个『议事堂』里说。关起门来,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吵就怎么吵。”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

“吵出个统一的章程,写成条陈,再派一个代表,送到县衙来。”

“本官,只跟他们选出来的代表谈。”

“別一群人嗡嗡嗡的,我听著头疼。”

说完,陈默挥了挥手,示意师爷可以退下了。

他重新躺回摇椅,觉得这个世界,终於可以清净了。

师爷站在原地,足足愣了半炷香的时间。

他试图理解县令大人的这番操作。

这……这是何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