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养老问题突出?那会影响我晚年!(1/2)
清河县的喧囂,並未因流民的安置而彻底平息。
一种新的烦恼,如同初春的蚊蝇,开始在陈默耳边嗡嗡作响。
他只是想去城里最好的酒楼,换换口味,吃一顿清净饭。
结果,刚走到街口,就被人堵住了。
不是拦路喊冤的刁民,也不是前来送礼的乡绅。
而是一场因为赡养问题而爆发的激烈爭吵。
一个白髮苍苍的老妇人,枯瘦的手抓著大儿子的衣角,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哀求。
“老大啊,你就让娘再住几天吧,老二家的炕太硬,我这把老骨头实在受不住……”
被称作老大的壮汉一脸不耐,粗暴地甩开她的手。
“住什么住!当初说好的,一家一个月,这个月已经超了三天了!你怎么不去老三家!”
旁边一个抱著孩子的妇人尖声附和。
“就是!我们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閒饭养著你!要去你去老三家,他家今年收成最好!”
被点名的老三缩著脖子,眼神躲闪。
“我……我家里也困难啊……”
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声、爭吵声、老人的哭泣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米粥,咕嘟咕嘟地冒著泡,吵得陈默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饭,还怎么吃?
这街,还怎么逛?
他默默地退后,转身,回了县衙。
心情,比踩了一脚泥泞还要糟糕。
躺在后院的竹椅上,陈默的思绪却无法平静。
他想到的不是那几个不孝子,也不是那个可怜的老妇人。
他想到的是自己。
自己如今才二十出头,等到七老八十,躺在这清河县的衙门里,万一动弹不得,谁来伺候?
指望那个一激动就眼眶泛红的师爷?
还是那个一根筋、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主簿?
陈默打了个冷颤。
他几乎能想像到那副场景:自己躺在病榻上,师爷跪在床前,一边哭一边歌颂自己的功德,主簿则在旁边拿著算盘,计算著给自己修陵墓需要多少银两。
不行,绝对不行!
自己的晚年,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必须安逸,必须清净,必须舒服。
“来人。”
他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
师爷很快就小跑著进来,脸上还带著一丝处理完“陈家庄”后续事宜的亢奋。
“大人,您找我?”
陈默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
“县里那些老人,因为赡养问题吵来吵去的,很烦。”
师爷立刻义愤填膺。
“是啊大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竟有如此不孝之徒,简直枉为人子!下官这就派人去严加申斥,將那几个不孝子抓来打板子!”
“打板子有什么用?”
陈默皱了皱眉,觉得师爷的思路完全跑偏了。
“打完了,他们心里有怨气,回去对老人更差,到时候哭闹得更凶,岂不是更烦?”
师爷一愣,隨即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看向陈默的眼神里,崇拜又加深了一层。
大人果然高瞻远瞩!连人心向背都考虑得如此周全!
陈默並不知道师爷的脑补,他只是在想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噪音源”。
“这样吧。”
他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你去统计一下,县里那些无儿无女、或是子女实在无力赡养的孤寡老人,有多少。”
“另外,从县衙的存粮里拨出一部分,再號召城里那些有钱的乡绅、商户『自愿』捐点钱粮。”
师爷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默继续说。
“在城东那块空地上,建个大院子,多盖几间房,把这些老人都集中起来,县衙统一供养。”
“找几个手脚麻利、心善的妇人去照顾,工钱从县衙出。”
“这个院子,就叫『安晚堂』吧。”
安……安晚堂?
师爷的大脑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嗡的一声。
让老者,得享安晚。
这是何等仁慈,何等悲悯的胸怀!
大人他……他不仅要让青壮年有活干,有地种,还要让老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是要將清河县,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那……那那些有子女的呢?”
师爷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陈默撇了撇嘴。
“有子女的,当然是子女自己养,县衙可不当这个冤大头。”
“不过,为了让他们少点纠纷,別整天跑到街上吵,得给他们点甜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