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皇帝的密使来了?我好怕被抓去京城!(1/2)
县衙前厅,光线有些昏暗。
从京城运来的金丝楠木箱子就摆在角落,在並不明亮的环境里,依旧反射著沉闷而昂贵的光泽。
一个身著锦缎便服的中年男人端坐著,他看起来像个富商,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如同鹰隼,不放过厅內任何一丝细节。
他叫李文靖,皇帝的密使。
在他身边,一个隨从模样的年轻人,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惊奇。
“李大人,这……这县衙也太简朴了些。”
“连待客的茶杯,都是最粗糙的陶土杯。”
李文靖没有作声。
他的指腹轻轻摩挲著粗糙的杯沿,感受著那上面细微的颗粒感。
简朴?
他来清河县已有三日。
这三日,他见过平坦如镜的水泥官道,见过人声鼎沸的繁华集市,见过百姓脸上发自內心的安乐笑容。
他还亲自去田间地头,与那些老农攀谈。
老农们提起“陈青天”,满是褶子的脸上会绽放出最质朴的崇敬,他们说县令大人赐下的曲辕犁,让他们省了一半的力气,粮食收成却翻了番。
他还扮作行商,与本地的店家閒聊。
店家们提起“陈青天”,会激动地拍著柜檯,说县令大人分片巡逻的法子真是绝了,如今夜不闭户,再也不怕毛贼上门,生意好做得不得了。
一个能让万民归心,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县令,他的官衙却简朴至此。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此人根本不將身外之物放在心上。
他將所有的心血与財富,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与百姓身上。
李文靖的目光,愈发深邃。
就在这时,一阵懒洋洋的脚步声从后堂传来。
陈默打著哈欠,慢吞吞地踱了进来。
他换了一身宽鬆的青色布袍,领口微微敞开,头髮也只是隨意地束了一下,几缕髮丝不羈地垂在额前。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他整个人仿佛一团没有骨头的,眼神惺忪,似乎隨时都能就地躺下再睡一觉。
这副尊容,別说见京城贵客,就是见个乡绅都显得过於隨意了。
这就是陈默的策略——將“烂泥扶不上墙”演绎到极致。
李文靖身边的隨从,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然而李文靖的眼神,却在看到陈默的那一刻,猛地一凝。
他站起身,对著陈默微微拱手。
“在下李靖,一介行商,冒昧拜访陈大人。”
陈默懒懒地抬了下眼皮,目光在李文靖身上扫过,然后落在他身旁空著的椅子上,径直走了过去,一屁股坐下。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客套,甚至连个回礼的动作都没有。
“嗯。”
他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回应,然后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凉透了的茶水。
空气,仿佛凝固了。
隨从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在他看来,这简直是蔑视,是奇耻大辱。
李文靖却对隨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的內心,非但没有恼怒,反而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他见过太多阿諛奉承的官员,也见过故作清高之辈。
但像眼前这般,將“不拘小节”与“淡泊名利”刻在骨子里的,平生仅见。
这不是偽装。
这是一种由內而外,对世俗规矩的彻底无视。
只有真正胸有乾坤,腹有良谋的人,才有这般底气。
“久闻陈大人治下,清河县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在下此次前来,亲眼所见,方知名不虚传。”
李文靖的声音带著一丝试探。
“不知大人有何治理良方,可否赐教一二?”
来了,来了,果然开始盘道了。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愈发懒散。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咂了咂嘴,似乎在回味那早已凉掉的茶水。
“良方?”
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哪有什么良方。”
“本官……不喜欢管事。”
“县里的事,有主簿师爷,村里的事,有乡绅里正。他们自己商量著办就行了。”
“百姓又不傻,自己的日子怎么过好,他们自己最清楚。”
这番话,是陈默的肺腑之言。
我就是懒得管,你们自己看著办吧!
可这番话落入李文靖耳中,不啻於惊雷炸响。
无为而治!
这不正是道家治国理念的最高境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