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鸡鸭大军出征,寸蝗不生!(1/2)

夜色如墨,烛火在知州刘鸿渐的书房內跳动,將他锐利的眼神映照得忽明忽暗。

“陈通判,你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刘鸿渐的声音低沉,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空气里。

“若蝗灾爆发,你可知后果?”

陈默站在堂下,脸上不见半分懒散,反而透著一股奇特的平静。“知州大人,修一条百里驰道,与堵一个即將决堤的蚁穴,哪个成本更高?”

刘鸿渐眉头一蹙。

陈默抬起眼帘,目光清澈:“防患於未然,成本最低。”

说完,他从袖中取出一捲纸张,双手奉上。“这是下官做的《鸡鸭养殖与蝗虫防治之关联性浅析》,或可称之为『鸡鸭经济学』,请大人过目。”

刘鸿渐狐疑地接过。纸张入手,上面用工整的小楷罗列著一条条清晰到令人髮指的数据。

【蝗虫生长周期:自產卵至变为成虫,约需三十至四十日。最佳防治期为蝗蝻阶段。】

【鸡鸭食虫习性:尤喜食蝗蝻,一只成年鸡,日可食蝗蝻七十余只。鸭,食量更大,且有集群扑食特性。】

【经济模型推演:若黑水县万户百姓,每户养鸡二十只、鸭十只,则全县有鸡二十万,鸭十万。每日可灭杀蝗蝻超两千万只……】

下面还有鸡苗鸭苗成本、饲养周期、產蛋率、肉类產出、市场价格预测、甚至连鸡鸭粪便作为农家肥的增產效益都折算成了银钱……每一笔帐都算得清清楚楚,环环相扣,仿佛一门推演了无数遍,稳赚不赔的大生意。

刘鸿渐越看越心惊,从最初的荒谬感,渐渐变为一种不寒而慄的敬畏。这份报告不像是一个年轻官员的空想,倒像是一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大宗师,用算盘珠子一颗颗打出来的血汗经验。

他放下报告,抬眼深深地看了陈默一眼。“此事……太过匪夷所思。但你既立下军令状,本官便允你一试!”

“但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下官明白。”陈默躬身一礼,转身离去,背影洒脱。

州府衙门里,陈默的“养鸡灭蝗法”很快就成了公开的笑柄。赵文博更是此事最大的宣扬者。

“滑天下之大稽!治国安邦,靠的是经世济民之策,何时轮到这些鸡鸣狗盗的歪门邪道了?”他在公房里高谈阔论,引来一片附和。说完,他埋首於堆积如山的卷宗中,奋笔疾书,处理著一桩桩繁杂公务,以彰显自己才是真正的实干派。

所有人都等著看陈默的笑话。

而风暴中心的陈默,压根没出州府大门。他叫来几个从清河县带来的心腹。

“这是技术手册,这是补贴款项。”陈默懒洋洋地嘱咐,“去黑水县,告诉百姓,州府支持他们养鸡。记住,我们的目標是,让每一只鸡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让每一个鸡蛋都能拥有自己的归宿。”

“头儿您就擎好吧!”为首的心腹拍著胸脯,嘿嘿一笑,“小的们都懂!不就是让鸡鸭去上班,咱们腾出手来喝茶嘛!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让那些蝗虫崽子一个都活不到领工钱的时候!”

几人嘿嘿一笑,领了命令,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打发走手下,陈默开始处理“正事”。隔壁演武场每天操练,喊杀声震天,严重影响了他回笼觉的质量。

一份《关於改善州府衙门风水,增设静心湖以凝神聚气之申请》的公文,被他递到了刘鸿渐的案头。

赵文博当即弹劾陈默“不务正业,临危不思报国,反行奢靡之事,滥用公款”。

刘鸿渐亲自来到那片空地,只见陈默正指挥工匠挖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