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铁面钦差?(1/2)
李侍郎缓缓起身,那张如生铁铸就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冰冷的怀疑。
“刘大人,本官在户部,见过的败家子能从京城排到南阳。”
“但像你这般,把败家说得如此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倒是头一回。”
他冷哼一声,猛地一甩朝服广袖,动作间带著一股肃杀之气。
“也罢!”
“既然你如此自信,本官今日就陪你走这一遭!”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让本官看到的,只是一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壳,你这颗脑袋,怕是不够本官向圣上交差的!”
知州大人闻言,非但没有畏惧,反而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手中的拐杖在地上轻轻一点。
“李大人,您儘管看。”
“若是这南阳城有半分虚假,下官这颗人头,愿为您此行的功劳簿再添一笔!”
陈默跟在两人身后,心里五味杂陈,只觉得麻烦透顶。
这老头子今天是吃错药了?
平时连府衙大门都懒得出的一个人,现在竟敢跟户部侍郎叫板?
还这么护著自己,图什么?
图我以后给他养老送终吗?
三人刚一走出府衙大门,李侍郎那锐利如鹰的目光,瞬间凝固了。
他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钉在原地。
眼前,哪里是他想像中民生凋敝、强征暴敛下的死城?
宽阔、平整得足以並排行驶四辆马车的青石板大道,乾净得能映出人影。
道上,是望不到头的商队,马蹄声、车轮声、伙计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囂而充满活力的洪流。
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櫛比,酒楼、茶馆、绸缎庄、香料铺……每一家的门槛都快要被踩烂了,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到不可思议。
最让李侍郎心神剧震的,是那些百姓的脸。
那不是一张张麻木、愁苦、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脸。
而是红光满面,眼中带著笑意,身上穿著崭新衣裳,洋溢著安居乐业的富足与精气神!
“这……”
“这……真的是那个年年上奏哭穷的南阳府?”
李侍郎的声音低不可闻,带著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知州大人脸上得意的笑容更盛,他就像一个炫耀自家珍宝的收藏家。
“李大人,您看这些商铺,哪一家不是这两个月新开的?您再看这些商队,哪一支不是听闻我南阳新政,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
他用拐杖指向那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声音洪亮。
“而这一切,皆是陈通判的手笔!取消入城税,是开门揖客!简化商引,是筑巢引凤!三日结案,是定鼎安商!”
“这三板斧下来,天下商贾,焉能不趋之若鶩!”
李侍郎默不作声,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看到了横跨河上的座座石桥,看到了拔地而起的新学堂,看到了门庭若市、药香四溢的惠民医馆。
这些都不是假的。
这些是实打实的政绩!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那些百姓,那些商贾,望向府衙方向时,眼中那股发自內心的……敬畏与感激。
这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能营造出的假象。
这是真正的繁荣!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
“陈通判。”
李侍郎忽然停下脚步,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死死地盯住陈默。
“本官问你,你是如何做到的?”
陈默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搞得一愣。
真是烦人。
我怎么做到的?我想吃点心,想喝好茶,就这么简单而已。
这也要跟你匯报?
“回李大人,下官……下官只是做了些分內之事,按部就班罢了。”
“按部就班?”
李侍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丝难以置信的荒谬感。
“你管这叫按部就班?你把一座死城,在短短数月內变成一座日进斗金的商业重镇,叫按部就班?!”
知州大人见陈默一副不愿多说的模样,连忙上前一步,挡在前面,声音里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李大人,您有所不知!陈通判为人一向谦逊低调,不愿居功!实际上,这些经天纬地之策,全是他一人所定!”
“取消入城税的魄力,是他下的决心!”
“成立通商司的奇思,是他想出的妙计!”
“三日结案的承诺,也是他立下的规矩!”
知州大人越说越激动,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得“篤篤”作响。
“更难得的是,他还有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赤子之心!修桥、铺路、建学堂、开医馆,哪一样不是为了我南夕万民?!”
李侍郎听得眉头紧锁,心臟狂跳。
这些政策,隨便拿出来一条,都足以让一个官员青云直上。
可要说这些,全都是眼前这个看著睡眼惺忪、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年轻人想出来的,这未免也……太过匪夷所思!
“陈通判,本官再问你一遍!”
李侍郎的声音变得无比严厉,带著一股审视的压迫感。
“这些,真的都是你一人所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