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战爭与摸鱼的抉择(1/2)

陈默站在兵部大堂,面前铺开的是一张巨大的沙盘。沙盘上,雁门关的地形被精確地复製了出来,包括那些险峻的山脉、狭窄的隘口,以及关外一望无际的草原。

“三万胡骑,分三路南下。”陈默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第一路直扑雁门关正面,第二路绕过西侧山脉,意图断我补给线。第三路去向不明。”

兵部尚书孙承宗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第三路最危险。胡人善骑射,机动性强。若是绕到我军后方,或是直接袭扰內地城镇,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必须先找到这第三路人马。”陈默转向一旁的传令兵,“传我军令,调边境三十里內所有斥候,全力搜寻第三路胡骑踪跡。”

传令兵领命而去。陈默又看向户部尚书王猛:“王大人,军粮准备得如何了?”

王猛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回大人,已经从京畿三府调集了十万石粮食,足够五万大军吃上两个月。”

“不够。”陈默摇头,“胡人这次来势汹汹,战事恐怕不会这么快结束。再调十万石,运往雁门关以南的几个大型粮仓。”

王猛的笑容僵在脸上:“这…大人,国库空虚,哪来这么多粮食?”

“从哪来?”陈默冷笑一声,“从那些你们一直护著的'皇家陵寢风水堪舆郎'的俸禄里来!从那些閒置的'教坊司'和'上林苑'的预算里来!”

王猛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反驳。他知道陈默手里握著那份详细的冗员名册,那是一把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刀。

“还有,”陈默继续道,“传我命令,徵调京城及周边的铁匠铺,日夜赶製箭矢。胡人善射,我们也不能示弱。”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工部侍郎连忙应声:“遵命!”

陈默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一个角落里的年轻將领身上。那人身材魁梧,眼神锐利,正是京营统领赵云麾下的得力干將,张辽。

“张將军,你可有把握,在三日內率军抵达雁门关?”

张辽上前一步,抱拳道:“回大人,末將统领的是京营精锐,日行百里不在话下。三日之內,必到雁门关下!”

陈默点头:“好。你先带一万人马火速北上,剩下的四万人马分批跟进。记住,一定要保持队形,不可散乱。胡人善於偷袭,你们一路上要格外小心。”

张辽领命而去。陈默又转向孙承宗:“孙大人,雁门关守將可靠吗?”

孙承宗犹豫了一下:“那守將姓李,名靖,是先帝时期的老將了。为人忠勇,但…年事已高,恐怕应变不足。”

陈默眉头一皱:“那就派一个能干的副將过去,辅助他。”

“这…”孙承宗欲言又止。

陈默明白了他的顾虑。在大炎朝,军中派系复杂。贸然派一个副將过去,很可能引起守將的不满,甚至导致军心不稳。

“罢了,”陈默沉吟片刻,“我亲自去一趟雁门关。”

此言一出,满堂譁然。

“大人,您是军务总管,岂能亲临前线?”王猛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陈默冷笑:“怎么,王大人是担心我的安危,还是担心我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王猛脸色一变:“陈大人此言差矣。下官只是担心,您若有闪失,这军务谁来统筹?”

“放心,我不会有闪失。”陈默的语气不容置疑,“我去雁门关,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確保我们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他转向眾人:“诸位听著,这次胡人南侵,表面上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我总觉得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孙承宗皱眉:“大人是说,有內奸?”

“不排除这种可能。”陈默点头,“所以我必须亲自去前线看看。你们按我的部署行事,三日后,我会和张將军一起抵达雁门关。”

散会后,陈默回到自己的府邸。管家早已备好了行装。

“大人,您真的要亲自去前线吗?”管家忧心忡忡地问道。

陈默没有回答,只是走到书房,取出了那张他精心设计的流程图。他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方框和箭头,突然感到一阵荒谬。

这些天,他费尽心思建立起来的体系,本该让他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让他能够悠閒地在西山湖畔钓鱼喝茶。但现在,战爭的阴云压了下来,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摸鱼的日子,还是来得太早了啊。”他自嘲地笑了笑。

次日清晨,陈默换上了一身轻便的行装,骑上快马,与张辽率领的一万京营精锐一起,向北疾驰而去。

路上,张辽靠近陈默,低声道:“大人,末將有一事不明。”

“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