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事跡被报导(2/2)

白云裳隨口问道。

“这是市委调查组提出的意见。”

王天定是个官场老油条,笑了笑说道。

“李大志虽然有错,但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鹿鸣乡又是偏远贫困乡,民风刁悍,如果把他拿下,一时没有合適干部顶替,所以从维稳的角度考虑,楚县长和其他几位常委也赞同这样处理。”

白云裳深深地瞥了一眼王天定,然后翻过文件扉页的处理签。

果然,上面签著楚江才和其他五个常委同意处理的意见,这让她不由得柳眉一挑。

这释放了一个信號,其他几个常委集体抱团——以楚江才马首是瞻。

同时也暴露出另一层信息:李大志是楚江才一条线上的人,要不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楚江才不会这样袒护。

“既然是市调查组的意见,我也完全同意。”

白云裳想清楚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就提笔在处理笺上写上“同意”两个字。

她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市里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不宜跟楚江才为了这点事,生出齷齪。

王天定拿著文件起身告辞。

这时秘书甘雨露敲门,將当天的报刊送了进来。

这些都是各级官媒报刊,还有一些內参消息等,厚厚的一沓。

在智慧型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些刊物是各级党政领导每天必看的读物。

白云裳拿出一份大夏日报快速瀏览著,翻开第二版,突然一则醒目的標题吸引了她的眼球:“铁山县鹿鸣乡赵家堡村支部书记赵行健,抗击洪流勇救35人,用生命奏响最美战歌。”

下面还配了一张图片和一段文字,报导了赵行健组织村民撤退、奋不顾身救人的事跡。

白云裳目光猛地一震,原来鹿鸣溃坝事件当中並全都是负面新闻,还涌现出这样的优秀干部和事跡,真是难能可贵,令人欣慰!

而且大夏日报是官方级別最高的报纸,寸版寸金,一个县想要上一篇稿子难如登天,而赵行健的事跡能在第二版重要的醒目位置刊登出来,足见分量很重。

要知道,国家、省、市的领导都会瀏览这份报纸的!

鹿鸣乡赵家堡,赵行健!

白云裳在笔记本记下了这个名字。

然后喊来甘雨露在报纸前加了处理签,略一思索,写下一段批示:

“在鹿鸣溃坝事件中,赵行健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捨命救人,詮释了当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是时代的楷模,这种精神值得全县广大干部学习……”

“介於以上表现,建议给予赵行健同志记二等功和物质奖励,並破格重用,擬任副科级实职。请组织部擬定后,徵求江才县长、及各位常委同志意见。”

最后吩咐甘雨露把报纸送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苗青林。

紧接著白云裳参加了一个老干部座谈会。

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上任县委书记要和退休的四大机构老同志见个面,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顺便了解一下铁山县的情况。

这些老干部见她居然是个二十多岁的黄毛丫头,文文弱弱,不禁都暗自失望,还以为省委会派一个铁腕书记,力挽狂澜,一扫铁山县官场的积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