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林总工又开始讲课了!(2/2)

这个过程,枯燥而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但攻关小组的成员们,却从最初的惊奇,慢慢变得沉静和专注。

他们终於明白,所谓的高精尖,就是用这种笨功夫,一点点磨出来的。

“好了,静的解决了。接下来,是更难的,动的。”

林野擦了擦额头的汗,喝了一口水,继续讲课。

“动的,是指工具机在高速干活的时候,因为惯性、抖动,產生的误差。”

他拿起一根粉笔,在车间的水泥地上画了一个圈。“比如,我们要机器走一个標准的圆。但你想想,两个方向的马达,一个管左右,一个管前后,它们启动、停下、转弯的时候,『脾气』能完全一样吗?

肯定有快有慢。

结果,指令是画个圆,它走出来的,可能就是个有点扁的『椭圆』。”

这一下,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静的误差还能测量,这动起来的误差,一晃而过,看不见摸不著,怎么去补?

“这个问题,就得靠算了。”林野指著那台复杂的控制柜,“这套系统里的每一个马达,每一个齿轮,它们运动起来的『脾气』,都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测试,用数学的法子,把它的『脾气』算出来。”

“咱们只要把要加工的指令,先在纸上按它的『脾气』算一遍,就能提前知道它会怎么犯错,会错多少。然后,再把修正的指令提前写好,一块儿输进去。”

“简单说,就是在动手之前,先在脑子里把这活儿过一遍,把所有会出错的地方都想到了,再让它去干。”

杨总工和几个老师傅都听得愣住了。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一辈子跟钢铁打交道的经验范畴。

用计算去预测並修正机器的动態误差,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几个年轻技工,特別是其中一个叫张远,以心算快、爱琢磨出名的,他的眼睛里却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他虽然不懂深奥的理论,但他能感觉到,林总工说的这条路,虽然难,但逻辑上是通的!

“林总工!”张远鼓足了最大的勇气,站出来问道:“这个……这个『脾气』,要怎么算?用什么公式?您……您能教教我们吗?”

“当然可以。”林野讚许地看了他一眼,將手里一叠写满了公式和图表的资料递给他,“基础的算法和思路,我写在这里了。你们几个脑子活的,拿去啃,有什么不懂的,隨时来问我。”

“从今天起,攻关小组分成两队。一队由杨总工带领,继续进行第三台、第四台母机的製造和组装,保证咱们的『枪』够用。

另一队,”林野的目光扫过张远和另外几个充满求知慾的年轻人,“就由你们几个组成,跟著我,专门负责所有工具机的调试和优化。”

“我不要你们只当一个操作工。我要你们成为咱们国家第一批,真正懂得如何驾驭工具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