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微电影节组委会(1/2)

时光飞逝。

周末转瞬即逝,八月的第二个工作周如期而至。

8月6日前后,连日遭受舆论炮轰的侯砚川终於公开谢罪。

“独家|侯砚川从“大师”到“人渣”:“愿以余生赎罪!””

当日下午的记者会上,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导演神色憔悴。

“我向所有受害者及公眾致以最深刻的歉意,也为给电影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表愧疚。”

字字句句间,宣告著侯砚川的辉煌事业就此休止。

……

8月10日,早上九点半左右。

摩都稜镜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二十余人围坐在会议桌旁。

这个延续多年传统的组委会里,老年人占据多数席位。

“活动日期定档10月15日,后续一周的议程已敲定。”首座的白髮执行主席推了推眼镜,“作品徵集后天正式启动。”

“整体进度完成七成了吧?”

“准確数据是72%。”副主席翻著报表应声。

“场地方面呢?”

“主会场定在摩都电影艺术厅,分会场有赞助商总部大楼,另有两家影院待確认。”

“儘快落实。作品徵集一旦启动,我们就没有精力处理这些遗留问题了。”

“明白。”

“评审团邀请情况如何?”主席目光转向长桌中段。

戴金丝眼镜的年轻女干事扶了扶镜架。

“已向十位导演发出邀约,涵盖上届评委及新锐力量,其中包括三位国际知名导演。”

“叶衔在列吗?”

“叶导自然是在!不过,侯砚川事件后空缺出一个席位。”

“补足十五人规模。”主席敲了敲桌面,“即便资歷尚浅的综艺导演,或行业新秀也要纳入考虑范围。”

“收到。”

主席看著桌上的文件,继续说道:“荣誉评委和受邀演员名单再扩容,总数必须比去年多。”

话锋突然一转,他抬眼看向副主席:“外宾邀请进度如何?”

“按您要求已发出五份邀约,”副主席推了推眼镜,“目前尚未收到明確回復。”

“扩大邀请范围!”主席说道,“艺术总监、商业总监统统发函,能请来两位国外大导最好,实在不行二三线的也给我凑数。”

待眾人记录完毕,组委会主席双手撑桌,倾身向前。

“今年要搞全面升级。宣传方案必须跳出往年框架,重点筛选百万粉以上的自媒体博主参与造势,线上线下流量全都要吃透。”

这番话让在场高管都挺直了腰板。

主席拿起面前的遥控,在对面的大屏幕上调出数据图表。

“名誉评委改掛推广大使头衔,核心目標是拉升微电影点播量。新接手的冠名商,可等著看传播数据呢。”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科技巨头既捨得砸钱搞电影节,咱们就得帮他们把『文化先锋』的人设立稳。今年必须整出现象级爆点,各部门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

隨后,话锋突然急转:“赞助商提议增设演员专项奖,你们觉得这个饼该怎么画?”

项目组长当即接过了话头:“我看这事儿能成。咱们电影节本来就有传统,遇到小年直接空缺最佳影片,確实少了点您刚说的爆点。”

“是这个理儿。”旁边有人附和。

“既然最佳影片可能轮空,多设两个新人演员奖,既能把场子撑热乎,又不至於冷场。媒体那边也有料可写,我看最佳表演奖配终极大奖的配置就挺合適。”

“但有个顾虑,”反对的声音响起来。“微电影主演很多都是素人吧?別到时候搞成硬给没演技的发奖啊。”

“挑相对出挑的给唄。就算现在演得生涩,权当给明日之星铺路。再说顶流们看到有正经奖项,说不定明年就愿意下场试水了。”

会议室里七成委员跟著点头。

主席敲桌確定:“那就增设演员奖项,具体细则三天內出方案。”

“是!”

……

转眼已至九月。

《完美標本》的拍摄工作在演员演技的加持下,进展得相当顺利。

而《午夜断音》的剪辑室內,依旧飘荡著浓重的咖啡与泡麵气息。

凌浩与几名剪辑师深陷在转椅中,三件皱巴巴的t恤在空调风里轻轻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