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朕要这大夏,人人如龙!(1/2)

皇城的钟声,悠远而绵长。

它不再是报时的工具,而是帝王意志的延伸。

隨著那一道道昭告天下的金光符詔飞向神州四海,整个华夏,彻底沸腾。

京城,天武广场。

昔日百姓们閒逛休憩的地方,此刻已人山人海,却又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仰著头,看著那悬浮在广场中央的金色捲轴。

一个身穿玄色官袍的中年官员,正用一种近乎颤抖,却又无比洪亮的声音,宣读著上面的每一个字。

“……蒙上苍垂青,灵气復甦,开启全民修行之盛世!”

“凡我子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入各地武院修行!”

“朕要这大夏,人人皆兵,人人如龙!”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

死寂。

长达数个呼吸的死寂。

紧接著,是冲天的狂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人如龙!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

一个头髮白的老者,激动得老泪纵横,他拉著身边孙儿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听到了吗!娃儿!你的机会来了!我们这些老骨头没赶上的时代,让你赶上了!”

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直接將肩上扛著的货物砸在地上,双目赤红。

“修仙!老子也能修仙了!”

他振臂一呼,周围的贩夫走卒,应者云集。

迷茫,惊疑,在这一刻尽数被狂喜与崇拜所取代。

他们或许还不明白將要面对什么。

但他们明白一件事。

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帝王,给了他们一个敢都不敢想的机会。

一个,化身为龙的机会。

……

丞相府。

诸葛亮与刘伯温並未离去,而是直接在此处开闢了一方临时中枢。

巨大的沙盘占据了整个庭院,上面標註的並非山川河流,而是整个华夏的郡县、人口、资源分布。

无数道信息流光,正从四面八方匯聚而来,在沙盘上空交织成一张复杂无比的巨网。

“孔明,按你的推演,三日之內,全国三千六百郡,所有武院必须掛牌成立,七日之內,第一批基础功法与教习必须全部到位。”

刘伯温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一点,一处代表著边陲小城的微光,便黯淡了几分。

“但根据兵部刚刚传来的讯息,有三百余处偏远郡县,物资与人员调配,至少需要十日。”

他的语气平静,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诸葛亮手持羽扇,轻轻一摇。

“伯温勿忧。”

他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那些代表著各大名山古剎的节点上。

“陛下只说由兵部统一调派,可没说,教习的来源,只能是兵部。”

刘伯温的眼睛瞬间亮起。

“那些隱世的宗门与散修?”

“正是。”

诸葛亮的嘴角,勾起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弧度。

“国运昭告,天下修士,无人能置身事外。他们想在即將到来的大世中分一杯羹,就必须拿出诚意。”

“要么,为我华夏所用,要么……”

他没有说下去。

但那轻轻摇动的羽扇,却带起了一丝冰冷的风。

“此为阳谋,由不得他们不选。”

“高明!”

刘伯温抚掌讚嘆,眼中的忧虑彻底散去。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带著一丝好奇问道。

“话说回来,孔明。你那个『草船借箭』的梗,陛下好像没听懂?”

诸葛亮的动作,微微一顿。

他面色不变,羽扇轻摇。

“陛下日理万机,不拘小节。”

“嗯,也是,毕竟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了。”

……

城外,天狼卫大营。

肃杀之气,几乎凝成了实质。

校场之上,韩信与白起並肩而立。

在他们面前,是黑压压一片,刚刚从各地军中,甚至从江湖草莽里筛选出的新兵。

足有十万之眾。

这只是第一批。

韩信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子,扫过每一个人。

他看的不是修为高低,不是体格强弱。

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

“左三营,第七排,那个使双刀的,让他出列。”

“右一营,第九排,那个眼神躲闪的,让他出列。”

“中军,那个看起来像个书生的,也让他出列。”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位副將的耳中。

被点到的人,无一不是茫然,或是惊疑。

白起始终沉默著,他只是站在那里,身上那股尸山血海中磨礪出的杀气,便让整个校场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直到韩信点完了数十人。

白起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你看中的,都是好苗子。”

“但还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