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发布会现场(2/2)

我要特別说明的是,这笔投入不是支出而是投资,它將带动数万亿的社会投资,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並最终通过產业升级和税收增长回馈財政。从长远看,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资。”

下一个提问的是路透社记者:“大夏政府设定如此激进的燃油车淘汰目標,是否考虑过传统汽车產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张明远回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產业转型確实会带来阵痛,但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就业过渡计划。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產业本身將创造大量新岗位;

另一方面,我们將对传统汽车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转型到新能源领域。

实际上,许多传统车企已经在积极转型,他们的工人正在学习新的技能。”

一位小八嘎记者提问:“大夏在电池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但日本在氢能源汽车方面有优势。大夏如何看待氢能源的发展前景?”

科技部部长陈立新回答:“我们坚持多元技术路线並行发展。行动计划中专门安排了100亿元用於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我们认为,氢能源在商用车、长途运输等领域有独特优势,將与纯电动技术互补发展。”

提问环节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问题从技术路线到国际竞爭,从补贴政策到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方方面面。

台上的领导们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而专业的回答,展现出大夏发展新能源汽车產业的决心与准备。

当一位日耳曼记者问及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否会对欧罗巴车企造成衝击时,李振华坚定得体的回答:“大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內需求,也是为全球绿色转型做出贡献。

我们欢迎公平竞爭,相信欧罗巴车企也会加快转型步伐。最终,受益的將是全球消费者和环境。”

发布会接近尾声时,主持人问道:“最后一个问题,有请那位穿蓝色衬衫的记者。”

一位年轻男记者站起来:“我是《財经》杂誌记者刘畅。刚才提到2035年基本淘汰燃油车,这是否意味著届时將禁止燃油车销售?对现有的燃油车將如何处理?”

李振华笑了笑:“『淘汰不等于禁止。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市场手段和政策引导,让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价格、便利性等各方面全面超越燃油车,自然完成替代。

对於现有燃油车,將主要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逐步替换,不会採取一刀切的强制措施。”

发布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开始有序离场。沈舟和顾临川仍坐在原位,等待人群散去。

“怎么样,有什么感想?”顾临川收起笔记本问道。

沈舟若有所思:“比我想像的更系统、更全面。不只是砸钱搞技术,而是构建整个產业生態。”

顾临川点点头:“这正是大夏模式的优势——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你看那些西方记者的问题,他们很难理解我们怎么能把政府规划、市场力量和科技创新结合得这么好。”

两人起身向外走去,会场已经空了大半。经过主席台时,沈舟注意到几位领导正在与车企代表热烈討论著什么。

“那个固態电池技术,三年內真能量產吗?”沈舟突然问道。

顾临川神秘地笑了笑:“有我们的资金支持,两年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