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分析(1/2)

杨將军的手指在地图上威虎山的位置,目光扫过在场所有指挥员,声音在临时指挥部里迴荡:

“同志们,你们说的寧安、镜泊湖、老爷岭,都是好地方,是我们的老区,有一些群眾基础。

但是,我们的眼光,必须放得更长远一些,要看到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斗爭形势!”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详细阐述选择威虎山的战略理由:

“首先,我们来看地理位置。”杨將军的手指沿著地图上的等高线滑动,“威虎山,位於张广才岭深处,牡丹江以北。大家看它的地形——”

“山势险峻,主峰海拔超过千米,周围是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和悬崖峭壁,易守难攻,这是其一。”

“其二,看它的交通。它背靠广袤无人的原始林区,纵深极大,向东、向北可连接广袤的小兴安岭,有巨大的迴旋余地。

鬼子想要大规模围剿,后勤补给线会拉得非常长,极易被我们袭扰。”

“而对我们来说,”杨將军的手指指向几个关键点,“向西,可以威胁鬼子重要的交通动脉——中东铁路;

向南,可以俯视牡丹江盆地;向东、向北,更是有无尽的深山老林可以作为战略纵深。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支点!”

他对比道:“反观寧安、镜泊湖一带,虽然我们熟悉,但地域相对狭小,且处於鬼子重兵驻守的牡丹江、图们、吉林三角地带的中心区域,容易被鬼子多路合围,战略纵深不足。

我们刚和鬼子主力打了几仗,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调集更多兵力前来报復。如果我们留在寧安,很可能再次陷入被重重包围的险境。”

魏拯民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將军说得对。威虎山地区,鬼子之前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主要是依靠偽军和少数据点进行控制。

我们突然北上,可以打乱鬼子的部署,跳到外线,爭取到宝贵的休整和发展时间。”

“其次,是兵员问题。”杨將军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老李刚才提到,威虎山一带,除了我们抗联零散的小股部队,还有不少占山为王的土匪綹子。”

陈翰章接口道:“对,像座山雕、许大马棒这些悍匪,手下都有几百號人枪,熟悉当地地形,战斗力也不弱,就是纪律涣散,祸害百姓。”

“这正是关键所在!”杨將军重重一拍地图,“这些土匪,大多是被逼上梁山的穷苦人,其中不乏有血性的汉子。

他们打鬼子或许不行,但对抗官府、在山里生存的本事不小。如果我们能成功爭取、改造他们,將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看向吕俊生:“吕队长,你们特种大队这次展现出的战斗力,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和震慑器。

我们要让这些土匪看到,真正的抗日队伍是什么样的!我们有严明的纪律,有精良的装备,有高超的战术,更有救国救民的理想!”

“我们可以先打一两个坚决投日、民愤极大的土匪綹子,立威!

同时,对那些尚存民族气节、只是走投无路的土匪,展开政治攻势,晓以大义,给予出路。”

杨將军阐述著他的思路,“把他们改造成为真正的抗日武装,不仅能极大补充我们的兵力,更能彻底净化当地的匪患,贏得民心!

这比我们单纯从老百姓中招兵,见效更快,也更能適应残酷的山地斗爭环境。”

李照临听得连连点头:“老杨,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以前我们也想过收编土匪,但自身力量不够,反而有时被他们吞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