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改变策略(1/2)

太原,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崎山联队的详细战报被火速送至多田骏和楠山秀吉面前。

作战室內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多田骏逐字逐句地看著战报,脸色由铁青转为一种难以置信的苍白,最后猛地將战报摔在桌上,看向角落里一直沉默的筱冢义男。

“筱冢君!”多田骏的声音带著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战报上描述的八路军火力……与你之前匯报的,甚至……更严重!

这种自动武器的密度,这种高效的反坦克能力,还有这种……这种覆盖式的火箭炮!你告诉我,这真的是同一支八路军吗?还是说,他们把所有精锐和宝贝都集中到了祁县正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筱冢义男身上。

筱冢义男缓缓抬起头,脸上是一种混合著苦涩、验证和更深忧虑的表情。他走到地图前,声音沙哑但清晰:

“多田司令官,诸君。我很希望这是我之前的误判或夸大。但很遗憾,从战报描述,特別是对武器声响效果和毁伤模式的描述来看……这与我部在之前战斗中遭遇的,是同一来源的装备。”

他拿起一份档案:“根据情报部门拼凑的信息和此次战报印证,我们可以確认几点:第一,八路军確实装备了一种射速极快的步枪和一种威力巨大的单兵反坦克武器。

第二,他们连排级支援火器的射速和精度远超我军同级部队。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他们拥有了一种我们完全未知的火炮,其特点是齐射覆盖、心理威慑极大、虽然单发精度可能不高,但用於打击集结地城和浅近纵深目標极为有效。”

他顿了顿,环视眾人,拋出一个更可怕的推论:“诸君,请想一想。如果八路军只是在祁县正面集中了这些武器,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们判断这里將是决战的焦点,意味著他们有能力在其他方向示弱的同时,在这里维持一个极高强度的火力密度!这本身就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撑和统一的装备体系。反过来看……”

他深吸一口气:“如果……如果他们並非仅仅集中於此,而是……而是其主力部队,已经普遍换装了相当数量的此类武器呢?”

作战室里一片死寂。这个推论太过骇人听闻。

普遍换装?那意味著八路军的整体战斗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远远超出了日军之前的所有预估。

多田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电令所有情报机关,特別是特高课和方面军情报课,动用一切手段,核实八路军装备情况!

重点是確认这种换装的规模和范围!同时,询问北平、南京方面,是否有类似情报!”

命令被迅速下达。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內,各方零散的情报开始匯总,虽然依旧模糊,但指向性越来越明显:冀南、晋西北等地,都出现了八路军使用连发武器和神秘火器的报告,虽然强度和密度似乎不如祁县正面,但足以证明这並非孤例。

山胁正隆在接到太原司令部的初步反馈后,心中最后一丝侥倖也破灭了。

他原本还希望这只是八路军小股部队的特殊装备,或者是从某个未知渠道获得的少量实验性武器。

但现在,证据链指向了一个他最不愿面对的事实:他们面对的,是一支已经全面升级、火力强度跃升了数个等级的敌人。

山胁正隆中將站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望著沙盘上祁县的方向,久久不语。

他麾下的第三师团,首战即遭如此重创,一个精锐大队几乎被打光,这在他多年的军事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耻辱,更是沉重的打击。

“八嘎……这已非战术层面的小挫折,这是战略层面的误判!”他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冷汗。

他终於彻底理解了筱冢义男为何会一败涂地,也明白了多田骏为何如此急切地要调集重兵。

这根本不是剿匪,这简直是在与一支拥有未知技术优势的强敌进行会战!

“参谋长!”山胁猛地转身,声音嘶哑却带著决绝,“记录命令!全军战术,立即做出根本性调整!”

“在未能有效压制或破解八路军恐怖的火力网之前,我师团,乃至所有友邻部队,绝对禁止再採用任何形式的密集步兵衝锋或传统的散兵线衝击!

那不再是英勇,而是愚蠢的自杀行为!

八路军在百米至二百米距离上构成的自动火力和迫击炮拦阻火网,足以在几分钟內吞噬掉任何贸然进攻的步兵大队!將此条作为铁律,下达到每一个中队!”

“接下来的战斗核心,將是炮兵!命令师团所属全部炮兵——第3野炮兵联队(36门75mm野炮/105mm榴弹炮),各旅团、联队属山炮兵中队、大队属步兵炮、迫击炮,全部前移,儘可能在射程內选择安全的发射阵地!”

“战术改变:炮火准备时间,从十分钟延长到……一小时!不,两小时甚至更久!进行不间断的、高强度的火力急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