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戏腔加古文!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听仙乐耳暂明!(2/2)

“琵琶行~”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湿~”

“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最后一段的演唱,同时有两个声音出现。

一个是苏毅正常演唱的声音。

一个是苏毅戏腔演唱的声音。

两个声音重叠在一起演唱,为这首歌曲做了结尾。

一开始,学生们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收尾非常好听。

可是当他们配著自己学习课文的一些感悟,又循环了几遍这首歌曲之后...

他们猛然间醒悟了过来。

“天!我突然懂了!”

“苏毅在歌曲里最后编排的这一段,戏腔是代表琵琶女,歌声是代表白居易...”

“將这两个声音叠加在一起,不正是说明著两者之间情感的共鸣么?!”

“这本就是《琵琶行》这篇文章的內核啊!”

“苏毅无敌了!居然通过这种方式来给我们讲解文章!”

“他是怎么想到的啊?”

“太有才华了!”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学生们无不被苏毅的才华所折服。

虽然说,在这一首歌曲里面,苏毅是一句词都没有改,也没有添加...

只是將《琵琶行》的原文一字不动的移了过来。

可是,苏毅却通过各种音乐上的编排,完美的展示出了这篇文章的情感和內核!

他们听出了琵琶女的弹奏是多么的美妙,可以吸引所有过往的人...

也听出了琵琶女的身世有多么的悲惨,命运和社会是多么的不公...

更听出了诗人自己是经歷了多少的苦难与挫折,最终只能藉由琵琶女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些,其实都是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內容。

可是配合著苏毅在音乐上的编排,学生们对这些內容都是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而除此之外,更令学生们高兴的是...

有了苏毅这首歌的加持,他们此时再来背《琵琶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那可谓是轻鬆多了!

“哈哈哈,我循环了一晚上苏毅唱的《琵琶行》之后,第二天默写直接超常发挥,全对通过!”

“这种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阿哈哈,谁懂我第二天上学,老师抽查背这篇课文的时候说【唱出来也算】的救赎感啊!”

“苏毅,你简直是我的救星!”

“嘿嘿嘿,其实还有更爽的,就是我现在可以直接用听歌背课文的说辞问爸妈要手机了!”

“咳咳...不过我事先说明,我真的只是拿手机听苏毅的歌来背课文,没干別的事哈,爸妈你们可一定要相信俺!”

有了苏毅这一首《琵琶行》之后,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又高兴了一阵。

毕竟能够通过轻鬆一点的方式来学习,谁愿意苦大仇深呢?

就这样,苏毅的这一首《琵琶行》在网络上又是广受好评!

教育部的官方媒体帐號,则是在之前那一条热搜之下,乾脆转发了这一首歌曲!

【学习经典,寓教於乐,传递音乐的力量!】

配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苏毅的口碑在网上又是高了一截。

当事情继续发酵下去,不仅仅是老师学生高兴,学生们的父母也乐见其成!

当然,除了老师学生这一波特定群体之外,苏毅发新歌,其他路人自然也都是兴致勃勃的来凑热闹了。

而欣赏完这一首《琵琶行》之后,音乐平台歌曲下面的评论区也是非常热闹。

“嘶~这首《琵琶行》也挺好听啊!苏毅的戏腔和念白用的炉火纯青,太令人陶醉了!”

“没错!这首歌古风古韵的,確实好听!”

“而且,苏毅这傢伙终於是直接发录音室歌曲了,这才像是一个正常歌手该有的样子,我以为他只会在综艺里面发新歌呢!”

评论区里,大多数人对这首歌曲都是好评一片。

然而,总有些画风清奇的路人...

“嗯?不对!兄弟们,我发现了一件事....”

“苏毅居然破除了自己纯原创的限制!”

“你们看作词那一栏,怎么是个叫白居易的啊?!”

“?兄弟,你认真么?你这么说话,我很难分清你是不是串子啊?”

“emm...要我说,这个叫白居易的写词真不错,建议以后多写古风,爱听!”

“哈哈,我追了好久的小眾冷门宝藏作词人终於被你们发现了,我太高兴了!”

“?只不过有点可惜,以后恐怕是再听不到这个作词人写的歌词了!”

“啊,为啥啊?”

“因为作词人已经退圈了!”

“这...不是刚和苏毅合作过么?怎么就退圈了捏?(”

“emm...人家退的是生物圈...”

“切~其实也无所谓,要我说,这首歌还得是苏毅作曲做得好,这词填的一般!(/.狗头)”

“不是,你们这也太抽象了!”

“无语了,欢迎来到世上最难绷的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