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位准剑仙(1/2)
“而这枚『尊』字令,也引发了白玉京一生中最为惊艷的一剑。”
“一切的缘起,还得从二十年前的那场『龙鳞刺血案』讲起。”
“彼时的大明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將忠义无双的忠孝王打入死牢,准备秋后处斩。”
“忠良蒙冤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民间譁然,甚至传到了远在东海隱居的沈沧海耳中。”
“这位沈沧海不是旁人,正是沈浪的儿子,曾受过忠孝王的救命之恩。”
“得知恩人被捕,沈沧海连夜疾行千里,一人一剑直闯天牢,救出忠孝王。”
“大明皇帝震怒不已,下令各大特务机构协同十万禁军联合围剿沈沧海。”
“面对朝廷大军,沈沧海自然难以抗衡,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动用沈浪留给他的『尊』字令。”
“可这等於要与皇权正面衝突,还需对抗整整十万禁军!”
“纵使是青龙会这般势力,接到这个请求时也不免犹豫。”
“虽有承诺不可违背,但公然与朝廷为敌却非青龙会所愿。”
“最终,由白玉京一锤定音:青龙会暂不出手,他一人替沈沧海断后。”
“那一战,震动天地。”
“白玉京施展了前所未有的强横实力,纵横奔袭数百里,独力阻挡十万大军。”
“尤其在最后时刻,他將自身潜能催动至极限,一剑踏入地仙之境,横扫万千兵甲!”
“那一刻,他便是真正的陆地剑仙,再来多少兵马也难挡其锋芒。”
“虽说这种强行突破境界属於极端手段,大战之后便跌回准剑仙之列。”
“但他那一瞬领悟的地仙境心境却保留了下来,弥足珍贵。”
“日后若遇危急,便可依此心境再度一剑入地仙。”
“这也是为何白玉京在剑神榜上的排名反而高於沈浪的原因。”
“他们二人虽同为半步地仙,即所谓准剑仙。”
“但在紧要关头,白玉京可以拼著损伤根基,爆发出地仙一击。”
“这就比寻常的准剑仙高出一筹。”
“当然,这种一剑入地仙终究是险招,短暂提升后必遭反噬,对根基损耗极大。”
“白玉京正因为那一战,足足修养五年才恢復元气。”
“自那以后,长生剑归鞘再未出世,他也彻底退出江湖,不再插手青龙会之事。”
“但在青龙会中,没有人能比白玉京更具威信。”
“即便他早已退居幕后,嘲天宫中的至高之位,仍旧归他所有。”
“整个青龙会,也唯认白玉京为最高统领。”
……
苏尘话音刚落,厅堂之內顿时譁然一片。
龙鳞刺血案!
此案在大明武林,甚至在整个朝野之中,都是家喻户晓的。
那忠孝王抵御蒙元,几十年沙场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这样的结果,让无数百姓愤恨难平,民间怨声载道。
而后便是沈沧海单人独剑强闯天牢,更是震动天下,万千民眾拍手称快。
但彼时无人知晓那位劫狱之人的身份,更没人想到他是武林传奇沈浪的儿子。
再往后,朝廷调集大量厂卫联手十万禁军展开围剿,阵势浩大,震惊朝野。
又不知过了多久,朝廷再次发布公告,声称忠孝王与劫狱之人已被当场诛杀,以正纲纪。
江湖上虽再度掀起一阵议论,但很快便沉寂下来,再无人提及。
谁也没料到,这桩旧案背后竟藏著如此惊世骇俗的隱秘。
劫天牢的是武林传说沈浪之子沈沧海,並且他隨身携带著青龙会赠予沈浪的尊字令。
隨后尊字令出,白玉京一人一剑拦住十万禁军,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热血。
那可是十万皇城禁军,是真正的大明精锐,装备更是军中最为强悍。
任何江湖势力,面对这般大军压境,都註定会被瞬间覆灭。
而白玉京却仅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將这支铁甲之师挡於战场之上。
甚至最后关头,他一剑晋升地仙,直接击溃十万披甲之兵!
眾位江湖豪士脑海中仿佛浮现起一幕苍凉画面。
辽阔原野之上,十万禁军列阵衝锋,马嘶声、战旗猎猎震天动地。
而白玉京白衣如雪,执长生剑立於万军之中,一道剑光直衝陆地剑仙之境,十万大军望风溃散。
这般壮烈场景,只听闻就令人忍不住纵声长啸。
这才是青龙会的大龙首,这才是大明剑神榜第二强者,这才是长生剑白玉京!
纵使有十万雄师压境,也阻挡不了他一人一剑!
特別是听到后来那一句——哪怕再来十万禁军,也拦不住此刻已入地仙之境的白玉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