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修炼至大成之人(1/2)
祝玉妍轻轻点头:“单凭李纯罡愿意做他的护卫,就可知他非同寻常。
这般人物,绝非我等可以招惹。”
……
三楼西侧第七个雅间。
梵清慧也正向师妃暄介绍道:“妃暄,这位就是苏先生,本座平生所见诸多奇人异士,皆不及苏先生万一。”
“苏先生的手段,早已无人敢妄加揣测。”
“只是这般通玄之人,若想与之深交,恐怕並不容易。”
师妃暄轻轻一嘆,目光流转,依次扫过鱼幼微、南宫、青鸟、姜婷四人。
这四位女子不仅姿容绝代,更各具风韵,气质独特,皆不逊於师妃暄本人。
这正是师妃暄最为头疼之处。
苏尘身边环绕如此多才貌双全的女子,慈航静斋惯用的那招便难以奏效了。
……
三楼南边第三个房间。
这里正是墨池苑的女弟子所在。
除了莫珊珊外,其余女子一见到苏尘,眼中儘是惊艷与迷醉。
正值情竇初开的年纪。
对於她们这些长年身处清修之地的少女而言,苏尘的俊朗外表与超凡气度,实在令人难以自持。
一时间,眾女低声细语,议论纷纷:
“苏先生真乃人中龙凤,我还从未见过眼神如此清澈之人。”
“早闻苏先生风姿卓绝,有如天人下凡,今日一见,比传言中还要出眾。”
“能亲临紫金楼见苏先生一面,实乃幸事,只可惜这般人物,註定非我等凡俗可亲近。”
莫珊珊虽未加入眾女的议论,却也深有同感。
再想起苏尘上次讲书时吟诵的诗句,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痴迷。
……
三楼北侧第三个房间。
柳柏目光如炬,凝视著白玉台上的苏尘,仿佛要洞察其真实修为。
“没想到这苏先生竟如此年轻。”
“但气息沉稳如一,身融天地,返璞归真,恐怕已踏入登仙境之境。”
柳柏越是打量,心中越震惊。
苏尘给他的感觉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汪洋,越想窥探,越觉其深不可测。
最令他心惊的是,苏尘身前一尺之地,仿佛自成领域,与他所修的《一尺剑域》极为相似。
甚至比他所掌握的剑域还要凌厉数分。
若非亲眼所见,他绝不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可怕的剑道高手。
没错!
旁人或许看不出来,柳柏却一眼便知,苏尘的剑术,已臻化境。
若他上榜剑仙榜,其余剑仙皆需退位让贤。
……
白玉台上。
苏尘面对眾人热切的目光,並未迟疑,当即展开摺扇,朗声道:
“上回说书,苏某已言明今日要盘点当世最强真魔。”
“如今魔道高手虽眾,但真正踏入地仙境者,不过寥寥二十人。”
“虽然这真魔人数与剑仙数量相差无几。”
“但剑仙归於武夫一脉,迈入第七境尤为艰难,因此数量极其稀少。”
“相较之下,魔道修行者衝击第七境更具优势,故而第七境的魔道强者人数远胜剑仙。”
“接下来,苏某便为诸位揭晓第一位登榜真魔。”
“真魔榜第二十位,血手厉工。”
“此人正是五十年前大宋阴癸派掌门,亦是那个时代大宋最负盛名的魔道魁首。”
“如今年轻一代的江湖中人,大多已不知其名。”
“但凡年岁较长的江湖老一辈,无人不识厉工之名。”
“当年他横行江湖之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独步天下。”
“杀人如麻已不足以形容他的可怕。”
“他曾屠尽一城之人,白骨成山,血流成河,七日七夜未褪血色。”
“而他之所以嗜杀成性,性情固然是一方面,根源却在於其所修攻法。”
“厉工所习功法,正是魔门至高典籍《天魔策》中一门霸道绝伦的魔功——《紫血大法》。”
“此功即便在《天魔策》眾多魔功之中亦名列前茅,极难修炼,但一旦小成,威力滔天。”
“数百年来,除魔帝本人外,厉工是唯一將《紫血大法》修炼至大成之人。”
“功法大成之后,他全身血液皆化作紫红,连皮肤与瞳孔也都变为紫红色,目光如电,威势骇人。”
“然而,《天魔策》所载攻法本是一体同源,若单独修炼某门至高境界,极易招致反噬。”
“厉工便因此受其害,常常魔性入脑,神志失控,性情大变。”
“每当魔性发作时,他只能靠杀戮来短暂压制,久而久之,杀人如麻,恶名远扬。”
“可以说,大宋百年江湖中,论杀孽之重,无人能出其右。”
“他横行江湖那些年,是大宋正道各派的噩梦,灭门之祸频临,惶惶不可终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